何以食泥?解毒、治病、增強免疫力

A+A-

早有科學研究指泥土有益幼童身心健康,鼓勵家長放膽讓孩子親近泥土,甚至指食泥有助強化兒童免疫系統。有家長欣然接受從善如流,也有人大呼荒謬,質疑泥土啖啖細菌何益之有。其實,人類食泥有至少上百萬年歷史,泥土可維生、解毒、治病,乃古人恩物。

人類自從猿人演化而來就有食泥習慣,研究顯示從前亞利桑那州、加州、中南美洲、瑞典、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印尼、澳洲等地的居民都有食泥的飲食文化,而且直到今天仍可見於多個傳統部落。時人食泥醫治霍亂和細菌感染,古希臘及古羅馬人會用以入藥,內敷外服皆有,尤其專治腸道疾病。其時基督徒之間會售賣聖粘土板,除用於宗教儀式外,也收解毒抗瘟疫之效,1848 年前粘土板曾一度載於藥典中。

秘魯食泥法:烤薯仔蘸泥水汁

對在秘魯高地商業城市胡利亞卡長大的 Amilcar Apaza 來說,食泥就是童年回憶的一部分。每逢薯仔收成,他與家人便會聚集祖母近郊的田地,烤熟薯仔,配搭用泥、水和鹽混合而成的醬汁品嚐:「它吃起來像忌廉牛奶,濃稠,又有點咸。」不止他一家,每年收成,整個高原地區都被泥水菜單佔據。這些高原泥土視乎來源成分不一,但普遍含高礦物質如蒙脫石。在西班牙牧師 Bernabé Cobo 1599 年到訪秘魯後的遊記 Historia del Nuevo Mundo 記載,秘魯人食薯仔和其他植物根部時會蘸泥水汁:「就像蘸芥黃一樣。」秘魯農學家 Alberto Salas 指,食泥是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習俗,估計最初是效法靠食泥吸收鈉質的鸚鵡,後來因發現泥水可解毒,幫助住民分解野生薯仔所含的有毒配醣生物鹼(Glycoalkaloids),才逐漸普及起來。

孕婦食泥養胎

海地人造泥餅為食。 圖片來源:路透社

綜觀全球,現時最常見的食泥人群是孕婦。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有 28% 坦桑尼亞孕婦及 65% 肯亞孕婦平均每天吃 39 克泥補充礦物質。科學家解釋原因有三,一是因為孕婦所需的營養較多,二是泥土可紓緩害喜症狀,三是母嬰兩者在妊娠期間易受毒物侵害,需要泥土幫助解毒。

異食癖:幫腸道敷泥膜

今天大部分現代人將飲食供應交託予流水生產線,早就跳出居於自然生態的古人那一套。當食泥被當成異食癖,他們的心理就耐人尋味起來。康乃爾大學的營養人類學家 Sera Young 在其書作 Craving Earth 中探討愛好食泥之人的心理:「我曾跟愛好食泥的東非、美國女人交談,她們說起泥土時的陶醉和享受叫人難以置信。」大部人都無法解釋自己食泥的衝動從何而來,只是不敵泥土的氣味和味道誘惑,不過 Young 自己就有一套見解。泥土本身是天然的過濾器,可以吸收洩漏的石油和異味(例如貓砂),直接食用同樣可發揮淨化作用,猶如「幫腸道敷泥膜」。實驗亦反映老鼠服食高嶺土後,確可減輕中毒後的不適和死亡率。Young 認為也許自我保護的本能使人渴望食泥,在被稱為「高嶺土之都」的桑德斯維爾(Sandersville),甚至有店舖專門售賣包裝食用高嶺土。

泥土之於兒童:趁早試煉免疫系統?

雖說傳統智慧指泥土有醫療價值,不過今天提倡兒童早日接觸泥土的人大多不談治病,而是強調泥土中的微生物及細菌可以訓練兒童免疫系統,減低日後患哮喘及誘發過敏的機率,甚至可避免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後者的論說目前仍欠缺實證,不過關於避免哮喘和過敏則確有科學佐證。書作 Dirt Is Good: The Advantage of Germs for Your Child’s Developing Immune System 就指人體本身裝載的微生物就足足有 3 磅,每一個人體都是一個微生物的宇宙,因此任何來自外來環境的微生物都不應被視作侵略者,訓練免疫系統與它們和平共處才是上策,而最好的訓練工具非泥土莫屬。該書的共同作者 Rob Knight 建議:「讓孩子出去,和動物、泥土嬉戲,無需神經兮兮的消毒任何他們所及之物。」

不過訓練歸訓練,雖然泥土細菌無傷大雅,也要當心勿在受化學品污染的泥土上玩耍,最近費城就有孩童因在含鉛量超標的泥地上玩耍影響健康,此例在鉛水問題尾大不掉的香港,大概也可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