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否認自己是葉公好龍的人辦,可能因為小時候被雞啄過,童年陰影面積太大,以致有生之年都極度不喜歡(怕)動物,連碰到貓貓狗狗都會彈開。為了彌補這個弱點,人生就有了另外一大成就,收集 Polo 衫上面的動物刺繡。
經過幾年努力,有頭有面的「嘜頭」都儲得七七八八,當中的實際原因是,這樣可以用比較划算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購物慾。再奢侈的名牌,它們的 Polo 衫多數都是入門價位商品,例如 Givenchy 的那隻洛威拿,稍貴一點都可以負擔。因此,在這方面我不是收藏家,頂多算是購物和衣著的小興趣。不過,日常出門都已經習慣穿 Polo 衫,打開衣櫃,見到一個動物農莊,揀隻心水動物一起出門,其實比襯衫簡單和開心。
記得也在此專欄介紹過,Polo 衫胸前加上動物刺繡這做法,最初是來自法國品牌 Lacoste,即是那隻綠色小鱷魚。原因是創辦人 René Lacoste 本身是網球冠軍,在黃金年代曾被稱為「球壇短吻鱷」,牠不但被用作第一隻 Polo 衫吉祥物,而動物刺繡往後亦一直是 Polo 衫的傳統。再寫一次,是因為 Lacoste 最近在巴黎時裝週再度出現悅目佳作。我不懂 Fashion,潮流動向留給潮流達人去介紹吧,我只專注萬年如一日的 Polo 衫。
作為 Polo 衫的鼻祖,在我看來,Lacoste 過去的聯乘作品一直都比其他品牌出色,例如經典的 Snoopy 特別版,副線 Lacoste L!VE 與手塚治虫作品的聯乘,還有跟潮牌 Bape 的 Croc shall never kill ape 系列,即使貴得不合理都想買一件收藏。其實沒甚麼設計,仍是一件素色 Polo 衫,僅僅是其動物刺繡的樣式有少許改動。 低調得「不說不覺,一看認真失覺」,無疑是非常擊中愛穿 Polo 衫人士的心思。

Lacoste 最新的聯乘對象並不是潮牌,而是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合作的 Save Our Species 系列。跟時下潮流慣用大大個 Logo 掛在胸前的做法相反,一件最原始的純白色 Polo,換走了綠色短吻鱷刺繡,變成 10 種瀕臨絕種動物,當中包括劍角牛(Saola)、緬甸棱背龜(Burmese Roofed Turtle)、蘇門答臘虎(Sumatran Tiger)等等,相當肯定是 10 隻首次用在 Polo 衫刺繡上的動物。
你說有甚麼用?官方說法當然是「正視大自然 XXXX」或者「教育大眾 XXXX」之類,其實劍角牛才不會因為一個聯乘計劃而從全世界 250 隻增加到 2,500 隻。不就是變相消費瀕臨絕種動物嗎?倒也沒錯,只能說,我確實因為這個聯乘計劃,上網查了一下這些牛龜犀猩是甚麼來頭,長了點知識,但估計劍角牛的數量都不會因此而多了 1 隻。
我當然從沒見過真正的蘇門答臘虎和緬甸棱背龜,見到也未必認得出,同樣地,Polo 衫上牠們的刺繡相信都很難遇見,因為這個系列是超級限量發售,總數只有 1,775 件。非常明顯,就是這些瀕臨絕種動物的現存總數。每款動物刺繡的數量都不同,該生物愈接近絕種,數量就愈少,例如安那吉達島鬣蜥(Anegada Ground Iguana)是限量 450 件;加州神鷲(California Condor)則是限量 231 件,但已經算多了;數量最少的小頭鼠海豚(Vaquita),總數只有 30 件。
由於這些限量版就跟現實中的瀕臨絕種動物一樣稀少,官網當然是秒速賣清,目前在 eBay 所見,每件已經由原價 150 歐元搖身一變,索價近 1,000 歐元。

驟眼覺得這是個充滿心思,既有噱頭,而且策略成功的聯乘商品,但再想一想,又覺得概念上很有問題。若然它的本意並未離開保護和關注瀕臨絕種動物,這就自打嘴巴了,因為它很明顯就會演變為炒賣商品,吸引收藏家高價佔據。背後動機跟你真的割下劍角牛的角做酒杯,或擺一隻蘇門答臘虎頭標本在家中,有分別嗎?比消費瀕臨絕種動物更難堪的,可能是重演一次狩獵牠們的過程 —— 哪怕只是形式上的、刺繡上的。
瀕臨絕種的動物會瀕臨絕種,背後缺不了人類的商業行為。而限量版之所以是限量版,同樣也出於人類的商業行為,除了後者其實可以大量發售,而他們只是不這樣做而已。
想到這裡,我又不是真的那麼想擁有了,反正跟我認為 Polo 就是以划算方式滿足購物慾的本意已經漸行愈遠了。
題外話,打開衣櫃,其實我也明目張膽藏著幾隻有可能瀕臨絕種的動物。其中一隻是加拿大戶外品牌 Roots 的 Polo 衫動物刺繡,即該品牌的著名商標。一般人或以為那是松鼠剪影,其實是河貍(Beaver)。河貍的存活數量曾經多達幾百萬隻,但由於人類長期捕殺,也曾一度成為瀕臨絕種動物。不過,以衫來說,這隻小動物則是平價實惠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