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康宇:送你免費早餐

A+A-
「絕命毒師(Breaking Bad)」主角生日時獲贈免費早餐;圖為劇照。

放棄大台膠劇之後,筆者醉心美劇。西方社會重視人文哲學、強調邏輯推理,電視劇除了富娛樂性之外亦非常有深度。近年呼聲最高的其中一部美劇應該是 AMC 原創劇集「絕命毒師(Breaking Bad)」。劇中除了借主角製毒的故事諷刺人生無常,當中部分對白也非常精警。劇中又有一段,筆者覺得引人深思。

餐廳女待應得知主角生日,根據餐廳政策為主角提供免費早餐,因為 “Free is good. Even if I was, like, rich, free is always good.” —— 思前想後,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在這一個免費資訊氾濫的年代,各傳媒行業生態已經更天換日。收費報章一間又一間被免費報章取而代之,看電影由需要去戲院到上網下載,唱片製作人將作品放上 YouTube 與公眾串流直播,再加上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媒體分享。免費資訊大行其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雖然早餐可以免費,但世上絕對沒有免費午餐,媒體公司要營運就必須要有收入。當資訊內容不能再賣錢,收入從何而來?

Facebook 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在 4 月份,出席有關俄羅斯涉嫌透過社交媒體干預美國大選的參議院聽證會上,已經為這個問題提供部分答案。當參議員問及 Facebook「如何在不收用戶任何費用的情況下支持公司營運(How do you sustain a business model which users don’t pay for your service?)」,朱克伯格回答:「我們有廣告收入。(We run ads.)」

當媒體公司不再(亦是不能再)向消費者收取費用,收入就只能依靠廣告商,免費報章就是最佳例子。免費報社透過不斷擴大讀者群而增加報章對廣告商的叫價能力,報社用新聞內容填滿報紙上廣告剩餘空間,沒有廣告就無法支撐出版開支,沒有廣告商就沒有免費報紙,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報社由以前靠公信力賺口碑贏讀者,到現今在網絡靠話題性「呃 Like」,新聞內容變得每況愈下。Facebook 傳媒監察專頁「新聞噏乜 9」總結本地各新聞機構每年共有數千錯漏,高峰時期每日錯處接近半百。雖然數字並非精確學術統計,但都足以反映網上免費新聞只求快捷、不求質素的嚴重性。傳媒的專業操守亦大受質疑,免費又高質素的媒體公司實在少之又少。

但朱克伯格說出了真實的一半:除了廣告收入,媒體公司(其實不只媒體公司,正如當年的八達通)的另一主要收入來源,是出售免費服務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圖利,例如社交平台 Facebook 最近被揭發與 4 間中資公司「分享」用戶資料。年少無知的我曾以為 Facebook 是個自由開放的社交平台,原來老同志一直都在背後監視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劇中的主角怕洩露自己的身份,起初拒絕向待應出示證件證明自己生日。但人心肉造,最終都敵不過免費早餐的引誘。正如毒品有害,人們都是無法拒絕;Facebook 出賣你,你都不能 unfriend 朱克伯格。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為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博士。曾於香港任職媒體公司及公關部門,對創意經濟發展略知一二。熱愛香港文化,深信香港能成為亞洲最有文化實力的國際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