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電影「蘇格蘭女王:爭名奪后(Mary Queen of Scots)」中,Margot Robbie 飾演伊利沙白一世(Elizabeth I)的駭人小丑妝,惹來不少話題。其實過去早有電影為伊利沙白一世化得一臉粉白,這不純粹出於劇場效果,背後還有確鑿的史實根據。究竟「塗脂抹粉」背後,隱藏甚麼樣的身體政治,為何牽繫到政權的穩定?小丑妝的有毒物質有否奪走女王性命?
美國文化雜誌 Slate 撰稿員 Rebecca Onion 指出,知名化妝師 Lisa Eldridge 在著作中引述,考古學家早在古希臘上層社會女性的墓穴中,發現化妝用的白鉛,與伊利沙白一世使用的鉛粉相似,是一款以鉛和醋結合的化妝品。
舞台化妝師 Richard Corson 表示,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城鄉婦女會自由使用化妝品,少理傳道人的批評,同時未有顧慮鉛粉的致命危險。當時的女性一般沒有卸妝習慣,通常每日補妝,鉛粉一層疊一層。到 16 世紀,王室貴族使用的鉛粉名為「威尼斯白鉛粉(Venetian ceruse)」,為當時最昂貴的風尚,亦是毒性最強的鉛粉。
在伊利沙白一世的時代,普遍女性都覺得,白臉讓人感覺年輕和有生育能力。當時審美觀念認為,嫩白膚色反映女性不曾在陽光曝曬下工作,從膚色可以看出階級背景,於是得出愈白愈高貴漂亮的印象,與時下的審美觀多少有點相似。但對伊利沙白女王本人而言,把肌膚刷白背後有更複雜的政治考量。
1558 至 1603 年間執政的伊利沙白女王,在位多年都保持單身,令她的王位經常受質疑,連帶樣貌和體態同樣受點評。雖然從眾多畫作及文字紀錄都顯示,伊利沙白女王年輕貌美,但學者 Anna Riehl 的研究提醒,由於女王的樣貌關乎國體,因此不排除這些紀錄,可能受過政治干涉。
美國文學系教授 Louis Montrose 在著作 The Subject of Elizabeth 指出,伊利沙白一世作為未婚女性,必須長期保持一副未婚年輕女性的「自然體態」,不容許荒腔走板,因為這是關乎「英國王室血統的身體政治」。伊利沙白一世在位時,她會被基督新教徒奉為崇拜對象,把焦點放在其貞潔和美貌,與天主教的聖母崇拜分庭抗禮。因此伊利沙白一世的外表妝容,關乎到政權的存亡,為保住權位,她必須要先保住美貌,化妝於是成為鞏固政權的手段。
過去電影亦曾經以此為題,聲稱伊利沙白用鉛粉過度致死,暗示她為追求美貌不惜犧牲性命,但近代研究卻認為,這種鉛粉致死的說法,可能來自後世的杜撰。雖然隨著年紀漸長,伊利沙白可能為自己抹上更多鉛粉,以致年長時一副小丑臉示人。但 Anna Riehl 研究指出,伊利沙白因鉛粉致死的所謂證詞,原來都欠缺事實根據,甚至是來自市井傳聞。
然而,鉛粉過度致死的傳聞始終不絕於耳。在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館(Royal Museums of Greenwich)中,展出有關伊利沙白死亡的種種傳聞,有侍奉女王的女官 Elizabeth Southwell 曾經聲言,女王晚年時經常受幻覺困擾,聲稱見到自己的屍體充滿有毒的蒸氣,在鉛棺中爆炸。
如果中鉛毒致死只屬不實傳聞,那麼伊利沙白的真正死因為何?是肺炎、感染鏈球菌、還是癌症?當時沒有驗屍,所以我們永不會知道答案。我們只知道,她臨終時已甩掉所有牙齒,而且喪失基本活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