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信網絡消息,理性或非理性?

A+A-
一直有傳言指 831 當日可能有市民於太子站喪命,連日來不少人到站前獻花。撇開消息真偽,相信網絡消息,可以是一種出於理性的判斷。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後真相(post-truth)時代,資訊不僅傳得快,氾濫的程度更超出人們能處理的範圍。當信息湧來,我們可以怎麼辨別真相?英國科技哲學家 Tom Chatfield ,人類在判斷傳聞真偽時,其實十分依賴二手資訊。換言之,人們乃根據其他人所思所想,決定是否相信某消息。

假設你身處擁擠的劇院中,突然,周圍的人開始慌張地尋找出口,你會採取甚麼行動?Chatfield 形容,你的感官認知告訴你人們只是忙亂地走動,而你的社會解讀則進一步指向一個信息:這些正在走動的人,都是認為發生了不好的事才有此行為,意味著你本人也該一起逃跑。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解讀。或許你或其他人都判斷錯誤,或許現場出現誤報道致慌亂,又或只是人們一部分的表現被誤解。Chatfield 此場景假設,解釋了人們如何推量他人所思再作判斷。因此,準確解讀資訊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多數人都要投入大量心力去學習。他又強調,瞭解他人的想法,同時作出影響,從來都是引人入勝的能力。

數碼時代充斥各路資訊,更為上述的古老心理注入新元素:對社會資訊的高度依賴。對錯誤產生焦慮、操縱及串聯資訊的影響,均是信息傳播的新風險。Chatfield 引用丹麥研究人員 Vincent F Hendricks 與 Pelle G Hansen 的著書,稱這種在社會裡突如其來,且猛烈瘋傳的資訊傳播過程為「資訊風暴(infostorms)」。

「中國日報」香港版,宣稱稱有人計劃在 9 月11 日在香港發動恐襲擊。 圖片來源:China Daily Hong Kong/Facebook

Chatfield 引用「資訊風暴」一書指,許多混淆視聽的網站成功散播「信息」,實際上跟人們愚昧與否無關,而是當事人基於理性所為。一旦有人在社交媒體上傳播信息,接收者便要面對二元抉擇:相信或不相信。若接收者缺乏查找一手資料的渠道,要判斷該信息真偽,更為直接的方法便是詢問他人。

兩名作者指:「當人缺乏足夠的資訊或時間處理某個特定問題,又或純粹想省時,那麼通過社會證明(Social proof),沿襲他人的判斷,是合理的事。」Chatfield 進一步解釋,如果我們對某事情知之甚少,或圍繞該事情的信息量壓倒一切,那麼將其他人的明顯信念,視為對事件的解讀,往往是合理的回應。

然而,行為雖然理性,卻不一定代表所信屬實。在現實世界,要處理洶湧的「資訊風暴」,需透過公開分享新的可靠信息,以消除之前的錯誤共識。若回到劇院場景的假設,只要由最初混淆現場情況的人公開闢謠,便可令誤傳消失。但比照網絡世界,是否存在獲普遍信任的信息來源、無遠弗屆的公告平台,則成疑問。

Chatfield 提醒,人們應在網上消息傳播,產生大量一面倒意見之初,第一時間提出對消息來源及真實性的質疑。假如掌握可靠消息來源,便應引入這些準確信息,制止「風暴」愈演愈烈。網絡信息的傳播比現實世界更複雜,但 Chatfield 認為重要的是,人們應理解此為面對不確定情況下的一種理性反應,而非進一步以不理性的方式處理問題。當知道為何他人對某事有特定看法,方能引作參考,覓得其他觀點的可能性。同時,保持懷疑,正是尋找真相的必要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