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易史的教訓

A+A-
美中貿易談判代表人物:美國財長姆欽(左)、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中),及中國副總理劉鶴。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中宣佈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為去年 7 月起展開的貿易戰畫上逗號。貿易戰結果如何,人們尚未得知。若回顧歷史,不難發現明、清時代亦曾處於貿易困境。意大利漢學家 Francesco Sisci 於「星期新聞(Settimana News)」撰文,歸納明、清及中國當下,在面對全球貿易環境時,均有一個共通點 —— 沒有嘗試圖將自己融入全球貿易體系。

1571 年,西班牙探險家 Miguel Lopez de Legazpi 在菲律賓建立並統治馬尼拉市,成為西班牙新殖民地首府,及其在東亞的主要貿易港口。Sisci 指,馬尼拉作為大型港口,令西班牙獲得直接交易印度寶石、印尼與其他東南亞地區香料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產自中國的絲綢與瓷器亦進入西班牙控制的貿易港口。在當時,用以製作貴族服飾的中國絲綢,仍是歐洲最重要的奢侈品。西班牙則靠由墨西哥開採的白銀購買絲綢。

Sisci 形容,此乃首個真正的全球貿易系統。西班牙在系統內,從世界各地分銷商品,又用美洲開採的白銀購買貨物。其時,正是西班牙掌握的白銀,拯救了明朝的經濟危險。雖然絲綢及瓷器促進明朝生產及經濟增長,但由於濫發紙本銀票,導致價值崩潰,稅收不足以支付國家開支。由是,白銀迅速取代銀票,同時經濟結構亦發生變化 —— 國家對外的進出口貿易愈來愈多。

他表示,西班牙的白銀,支撐著中國經濟長達 60 年之久。但就在約 1620 年至 1630 年代之後,西班牙因為「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導致資源枯竭,馬德里政府決定停止白銀外流,意味不再從中國購買絲綢。加上日本亦停止與明朝的白銀交易,使明朝白銀供應來源減少。在國內,人們開始囤積白銀,無疑使其更稀缺。由於當時國家內部貿易以銅錢支付,但稅收及對外貿易,則以白銀支付,Sisci 進一步指,短短十年內,明朝幾乎所有白銀都流失至國外,與銅價相比,白銀的價值增加 4 倍。這意味著十年期間,組成明朝最大稅基的農民,比過去貧窮了 4 倍。

直至 1830 年代,清朝成為當時世上最富有的國家。因為當時正值崛起的英國,對產自中國的茶葉趨之若騖。茶葉成為英國及歐洲這些發展迅速國家的必需品。然而,Sisci 認為,清統治者考慮到前朝的經濟狀況,故只出口茶葉,卻沒有從歐洲進口任何商品。結果,1830 年代的中國,持有全球約 7 成白銀,其經濟佔全球 GDP 約 3 分之 1 至一半。對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而言,上述情況自是不可持續,因為所有財富都流向清朝,對方卻沒有在相互貿易上作任何回報。

1793 年,清乾隆皇帝認為天朝有能力自給自足,拒絕英國馬加爾尼使團(Macartney Embassy)開放貿易的要求。 圖片來源:British Museum

Sisci 解釋,某程度上,清統治者對明朝教訓的理解是:不能與外界自由交易,否則所有財產將被他人提走。但他強調,清政府只出不進的貿易方針,亦無助解決問題。因為這種做法,只會令自身處於全球貿易邊緣,同時引起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軍事敵視。

至於現時,Sisci 以「一帶一路」為例,稱中國正嘗試以自己的規則,建立屬於自己的貿易系統。但國外對此倡議,反應好壞參半。有不同的國家希望中國達成不同協議,而美國則率先以好鬥的姿態,要求中國開放市場。Sisci 認為,問題在於 16、19 世紀至今天,中國在三次歷史例子中,均不欲融入全球貿易體系,反而想針對現有體系建立自己的系統。

自從發現美洲大陸,尤其是西班牙於 1570 年代建立馬尼拉,連結所有跨太平洋、大西洋貿易以來,世界貿易及全球經濟一直集中於美洲大陸。現時的貿易體系,乃數百年經驗累積而成,其知識、規則的堆疊,已為世上大多數國家日趨接受。然而,在 16、19 世紀的中國,沒有嘗試成為該貿易體系的一部分,現時的中國,對此則顯得不太情願。

Sisci 認為,16 世紀的明朝艦隊發達、19 世紀清朝經濟實力遠較英法強大,理論上都能輕易接管全球貿易。但或許出於明清兩代統治者,均缺乏全球視野,未能視世界為一個整體,而國家必須先適應環境,方可能嘗試主導全球貿易。何況清朝統治者在開始禁止天主教以前,對外國人講述的世界事務已顯得興味索然,故明清兩代均無進入全球貿易體系,更遑論取得主導地位。

現時的中國,其「全球視野」則認為,自身需要受到世界其他地方接受及歡迎。Sisci 質疑,中國面對如今在全球貿易、經濟及金融領域佔主導地位的美國,能否成功建立自己的替代貿易、經濟及金融體系。客觀而言,中國類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的行事方式,會破壞現有系統,因此令原有體系中部分國家日益敵視之。Sisci 稱,中國以自己的觀點來挑戰及取代貿易秩序,無疑於蘇聯對共產主義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