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看過「少女情懷總是 M」的漫畫版,也能夠想像為何受到歡迎:以月經,或準確一點,以「經痛」作為主題,用輕鬆手法表達,至少賺到女性共鳴。在潮流是「為女性追求平權」的今天,男性也很難置身事外。最重要是未有太多人擺明車馬地做過,像小說版「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把性虐待登堂入室作為賣點,先不談質素,也可以輕易成為話題。
放在電影的話,總不可以拿個 M 字出來舞兩舞便交貨。在「少女情懷總是 M」,被討論得最多的,大概是製作了一個粉紅色心型公仔來代表月經,卻只像吉祥物一樣。你以為主角們一定會跟實體化的月經有很多交流,像知己互訴心事?結果,只是說出一大堆鬼唔知媽媽是女性,小五學生也未必需要教育的道理。想拿來教育男性?它只教了男性一句:女性 M 到時會不舒服,別歧視。我作為男人,也未免覺得平面得太誇張。不能想像女性觀眾看完之後,搔不著癢處的感受會否比經痛更難受。黃偉文及何秀萍在 2001 年為何韻詩撰寫的一首「神經痛」,短短幾分鐘的歌詞,卻比電影更深入。如果你想實實在在地較深入了解到月經對女性的生理和心理所帶來的影響,或者社會對「月經」民智未開而為女性構成如何沉重的壓力,建議你看印度片「M 巾英雄」。
正如「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改編成電影「格雷的五十道色戒」,SM 只屬騙人入場的招數,如果有觀眾滿足,不會因為皮鞭手扣而滿足,只為所謂的愛情。「少女情懷總是 M」一樣,拿走 M 的元素,是三個不同年紀不同背景的女人的愛情故事。以為自己愛上喪偶型男的 OL,發現自己最愛工作,最愛在辦公室向男性證明能力,由二階堂富美飾演,佔戲最重,可惜也最理所當然;另外兩段,一個是正被處男追求、毫無自信心的宅女,另一個是跟處男日日溫書的純情學生妹。是不是很奇怪,為何要不斷強調處男?我也很奇怪,電影甚至奇怪到把童貞和性慾公仔化,跟月經彷彿被歸為同一類的物品。而我只看到報復:男人不明白女人來經之痛,處處迫害,至少無視;女人也只好把男人的性態度和愛情觀二分化,要尊重愛情就一定未破處,失過身的就一定是無法控制性慾、一開口必定是 AV 對白的賤人,古怪到像聽到張建宗說話的程度。要拍性喜劇,還是建議導演先看看 Netflix 的英劇「性愛自修室(Sex Education)」,先了解一下當今世道應該怎樣看性和愛的關係,才算合適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