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達人」變「居家達人」:KOL 如何把握疫市商機?

A+A-
美國政治新星 Cristina Tzintzún Ramirez 在德州的家中進行 Instagram直播。 圖片來源:Sergio Flores for 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KOL(Key Opinion Leader)以分享生活經驗與心得維生,內容製作與收看人群,是成功的關鍵所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各種活動停頓,觀看網上內容的觀眾群則爆炸性增長;對業界而言,這到底是福還是禍

大流行期間,大型商業拍攝、正規廣告製作均被迫延遲,在家拍攝的宣傳,對品牌而言吸引力自然大增。同時,社交媒體觀眾大幅增加:無論有否受贊助,帖文錄得的互動增長率都相當驚人。專營內容行銷的公司 Obviously 表示,受居家抗疫措施影響,Instagram 贊助內容得到的讚好數目,兩星期內已飆升 76%;其數據亦顯示,有興趣聘請 KOL 進行網上宣傳的公司,大增 33%。

然而,即使需求增加,內容創作者卻必須面對另一個問題:自身和其他人一樣被困家中,如何才能設計出吸引的內容?這對健身界來說似乎問題不大,他們大多習慣直接面對觀眾、直接推銷產品或服務。有經營健身網站的業者就透露,疫情期間,其網站流量大增 50%,生意逆市上升。旅遊界業者則沒那麼幸運了。旅遊達人 Oneika Raymond 表示,在旅遊業幾近全面停擺的情況下,不少公司都持觀望態度,拒絕作新嘗試,要製作出好帖文便難上加難。而且多國封關,有多達 210 萬支持者的 Instagram 明星 Lauren Bullen 亦指,原先安排好的贊助行程全數被取消,必須另覓辦法吸引觀眾,例如分享居家生活等。

改變主題

Instagram 明星 Lauren Bullen 分享居家生活。 圖片來源:gypsea_lust/Instagram

市場推廣平台 Zefmo 訪問超過 1,500 名印度 KOL,發現他們正迎難而上。92% 業者因應疫情重新評估創作策略,77% 決定專注製作武肺相關內容,而 64% 業者更開始嘗試接觸自己不熟悉的主題。因疫情興起的主題包括健康、營養學、諷刺時弊的搞笑影片、在家 DIY 的教學、時裝與美妝、職業發展與個人財務等。除了改變主題,發佈的形式亦不再相同,專門分析社交媒體影片的 Tubular Labs 指出,能直接與觀眾互動的直播大行其道,無論是即時新聞、音樂、遊戲、或是動物,觀看率都有可觀增長。

除了選對題材與載體,當中帶出的訊息和方式亦非常重要。不少大公司意識到,環球危機當前,贊助內容必須顧及觀眾感受 —— 缺乏敏感度、投機的內容,或會收反效果。在疫情下,涉及慈善、令人感覺良好的推廣計劃亦是主流。例如背包品牌 JanSport 就在 TikTok 上舉行慈善活動,邀請用家拍下自己把背包倒空,再把它遞到左邊。配合此線上推廣活動,品牌將捐出 1 萬個背包給非牟利組織 World Central Kitchen,用以送餐予有需要人士。

雖然觀眾的確變多、售賣商品帶來的收益亦因而增加,但這並不代表 人人都能賺個盆滿缽滿。面對經濟寒冬,大公司與知名品牌紛紛節流,除了縮減實體活動外,願意為高質內容支付的酬勞亦大不如前。根據世界廣告業聯會(World Federation of Advertisers)在 4 月初發表的調查發現,其包括 L’Oreal、可口可樂和 Visa 等的公司會員中,81% 決定延遲推出廣告,57% 決定下調宣傳預算;而線上營銷公司 Izea 的研究亦發現,贊助帖文的價格正急劇下跌。其數據顯示,2008 至 2010 年經濟衰退期間,每則贊助內容的成本大跌 62.7%,此次疫情持續,情況估計會愈趨嚴峻。這次全球經濟大蕭條,不少業者都將面對旺丁不旺財的問題,要把危機化為商機,恐怕是對業者適應力與洞察力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