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緬甸「六七暴動」

A+A-
1967 年,一群緬甸學生於排華示威中燒掉「毛澤東的棺材」以示不滿。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1966 年,中國爆發文化大革命,極左思潮席捲全球,英屬香港在次年就爆發左派暴動。文革也深深影響東南亞的華僑群體,在 1967 年,緬甸就有華人打算響應文化大革命,卻反被當地人襲擊,更觸發一場大型反華暴動。這場反華暴動,傷亡慘重,卻一直被官方所遺忘。

東南亞研究專家范宏偉教授指出,在 1967 年之前,中緬關係一直十分親密。緬甸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非共產國家,一眾中共領導人也多次禮節拜訪緬甸,例如周恩來和劉少奇分別先後 9 次和 2 次訪緬;另一方面,兩代緬甸元首中,吳努(U Nu)曾 6 次訪華、尼溫(Ne Win)更一共訪華 12 次,可見雙方領袖對彼此的重視。即使尼溫在 1964 年推行國有化計劃,強行接管逾 6,700 間中國商店、2 間中國銀行和大量華文學校與報紙,也無損中緬關係。同年,當中共截獲有關緬甸內部軍事政變情報,也立刻向尼溫通報,周恩來更親自秘密訪緬。當時就有說法,中緬是「胞波情誼」(Pauk-Phaw Friendship),兩地就像同胞兄弟,相親相融。

可是好景不常,1966 年的文化大革命大大改變了兩地關係。紅衛兵四處打倒當權派,外交部很多高官也遭殃,連駐外的使館裡也有紅衛兵,當然緬甸也不例外。文革開始後,很多緬華學生和老師都戴毛澤東像章,背「毛語錄」,令政府大為緊張,決定禁止學生戴毛澤東像章。然而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卻公然抗命,繼續派發像章。此舉終於在 1967 年 6 月 22 日引發衝突,一間學校的華人學生與阻止他們的老師打鬥,事後中國大使館還向緬甸政府抗議。往後數天,華人學生繼續戴像章,令當地人不滿,並發生零星襲擊華人的事件。

到 6 月 26 日,緬甸終於出現大規模的排華暴動,暴徒闖入多間華僑中學毒打學生,並放火搶掠華人店舖和宗親會,很多人被活生生打死。其後兩天,中國多間官方機構,如新華社和大使館都被暴徒襲擊,其中一名經濟專家劉逸就被木棍刺死。整場反華暴動,至今仍沒有清晰的死傷數字,范宏偉的說法是至少 31 名人死亡,也有研究指是至少 42 人。緬甸軍方一直被指有份參與該次排華暴動,他們不單對暴徒袖手旁觀,還拘捕了數百名華人,包括多名華人領袖。整場暴動一直持續到緬甸政府宣佈戒嚴才結束,但往後緬華只是面對更嚴厲的監視和迫害。

中共初時向緬甸政府作出嚴正抗議,並撤回駐緬大使,以及傳達「五大訴求」,包括嚴懲暴徒、向受害華人賠償、公開道歉、保障中國在緬機構和公民的安全,以及停止一切對緬甸華僑的暴力行徑。6 月 29 日到 7 月 3 日,毛澤東鼓動民眾到緬甸駐華大使館示威,累計有多達 100 萬人參與,示威第一天就有紅衛兵闖入大使館,撕毀緬甸國旗和塗污國徽。中共也多次警告,緬甸政府的所作所為會受到中國數億人民和解放軍懲罰,同時為緬甸共產黨提供一切支援。可是,緬甸政府的排華政策一直持續,當地華人不單噤若寒蟬,甚至要拋棄文化傳統,現時 40 多歲以下的緬華很多也不懂漢語。

至於中共在短短 4 年後,就放下了當日的反華暴動,與緬甸關係正常化。到 70 年代中後段,中國與蘇聯和越南在東南亞爭奪勢力範圍,緬甸就成為中國極力拉攏的對象。到近代,中國和緬甸同為專制國家,關係也愈來愈親密,在國際孤立下互相支援。1967 年的反華暴動便慢慢淡出中國的官方歷史,對事件表述也截然不同。中共黨史專家陳揚勇甚至寫道:「事情發展到這等地步,我(國)在緬人員對外宣傳的極左做法要負相當的責任…… 緬甸政府一再表示,願同我國保持友好關係,不願意把關係搞得很緊張。但在中國,極左思潮趾高氣揚。中央文革一夥揚言:報紙的調子可以高於政府聲明,群眾的調子可以高於報紙,要逼緬甸同我們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