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馳未來,即中國電動汽車未來?

A+A-
2018 年天津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展出的電動汽車。 圖片來源:Zhang Peng/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以前談及電動汽車,美國的 Tesla 可能是人們首先想到的品牌。最近恒馳汽車「洗腦」廣告面世後,不單其品牌恒大汽車馬上為人熟知,旗下的「恒馳一二三四五六」亦瑯瑯上口。新款汽車尚未在本港正式發售已預先大賣廣告,這種大量投放資金的舉措,並非一家中國電動汽車廠獨有。然而,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變得僧多粥少,甚至沒有一家大型製造商現時能轉虧為盈。新能源汽車產業在中國發展蓬勃,但亦要步步為營。

專門研究中國外交及國內政策的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博士生 Eleanor M. Albert,今年 5 月曾在雜誌「外交家 」(The Diplomat撰文,探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能否安然渡過武漢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動盪。據估計,在中國註冊的新能源汽車廠商多達 450 家,當中既有上汽等國企,吉利、比亞迪汽車等民營車廠,亦有蔚來汽車等初創企業希望分一杯羹。

攝於 2019 年 11 月的小鵬汽車產品。面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進入淘汰階段,小鵬汽車早前完成融資、推出新產品。 圖片來源:路透社

新能源汽車作為中國產業發展的重點,並非一朝一夕。2009 至 17 年期間,中國政府向該產業投資近 600 億美元,期望「新能源汽車助中國由技術追隨者,發展成為行業的領導者,並減少對進口汽車的依賴」。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2018 年一份報告便提到:「中國中央及地方政府,為新能源汽車的製造商及買家提供大量補貼、減稅優惠;又為研究開發、地方採購汽車及興建基礎設施提供資金。」

不過,中國整個汽車產業增長的勢頭,近年遇上阻滯。2018 年,中國汽車銷量數十年來首次下跌 2.8%,此後便持續下滑,去年即下跌 8.2%。至於新能源汽車本身,截至今年 3 月,其銷量亦連續九個月下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恐怕已由過去的百花齊放,進入「優勝劣汰」階段。去年首季,中國政府便大幅削減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製造商要獲得補貼,亦要符合更嚴格的標準。Albert 指,消費者不獲補貼,對新技術便顯得興致索然。故中國國內新能源汽車,在價格仍然高於傳統汽車之下,2019 年下半年銷量暴跌。

中國新能源汽車製造商面對上述經營困難,似乎有兩種不同選擇 —— 節流或擴充。據「日經亞洲評論」早前報道,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四大龍頭」分別是蔚來、小鵬、威馬汽車及拜騰。當中,拜騰於 6 月中宣佈將中國國內的營運及生產暫停至少 6 個月,更將大部分非核心職位投放海外以獲取資金。另一龍頭,同為初創企業的小鵬汽車,則選擇增加產量、籌集更多資金,除了於 6 月時推出第二款新能源汽車外,上月還成功融資 5 億美元

至於廣告賣得火熱的恒大汽車,起步更遲,僅在兩年前方始涉足電動汽車業務。然而,恒大汽車至今已斥資數百億美元以收購、研究及建造工廠,誓言要在五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商。中國市場研究公司,億歐國際分析師馮英姿便認為,恒大為時已晚,因為中國大多數新興電動汽車公司,早已經推出不同車款,「用戶早有所好,何況恒大推出的車型並非十分獨特」。

外媒以近日康迪汽車推出的 K27 為例,指中國企業正最便宜的電動汽車,入侵美國電動汽車領域。 圖片來源:Kandi America/Facebook

車款喜好的評論或許過於主觀;與此同時,判斷車廠的存留可能仍待觀察。但對美國來說,獨立電動汽車評論網站創辦人 James Morris 便認為,假如再坐視不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遲早接管全球Morris 上月中在「福布斯」發表的文章指出,中國的電動汽車售價比歐美品牌更便宜,已打亂了西方市場。即使是行業龍頭 Tesla,亦要面對其低價攻勢。Morris 認為,中國汽車現時無法在質量上與歐美競爭,便以相對十分低廉的價格作招徠,同時,車輛的規格及設計亦非常貼近(close enough)歐美產品。

競爭是自由市場的常態,但部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產品「貼近」歐美,卻可能是因為竊取。日前,總部位於美國密芝根州的 VLF Automotive,控告 2014 年中國萬向集團收購的卡爾瑪汽車(Karma Automotive LLC),在去年秋天雙方商討合資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時,竊取其計劃。VLF 稱,在雙方簽署了保密協議的情況下,卡爾瑪總裁周亮仍秘密聯繫美國的合作夥伴,共享設計以試圖獨自將產品推出中國市場。

有趣的是,VLF 起訴書指出,卡爾瑪汽車乃因陷入財務絕境(financial desperation)而作出竊取之舉。「低迷的銷量與難以估量的損失,兩者結合為該公司的所有者帶來惡性財務漩渦。 面對財務問題,萬向集團對卡爾瑪 CEO 施壓,要求其以一切可能的方式,令公司轉虧為盈。」卡爾瑪汽車是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少數例子,抑或是一面鏡子?假如是後者,其他仍積極發展、擴張產業規模的中國車廠,又有多少是外強中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