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華武:炒水

A+A-
氣候變化影響降雨量並導致乾旱,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畜牧業者需帶上水箱取水餵飼牲畜。據研究報告顯示,單單飼養食用型動物,就消耗了世界上 3 分 1 的淡水。 圖片來源:路透社

全球水資源匱乏,科學界和財金界各出奇謀,共同「解決」人類的難題,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就決定推出美國水期貨,為食水問題提供對沖渠道。

須知道交易所要賺錢,就是按成交量賺取平台費用,設立和維持營運有既定成本,自然不會貿然推出一款期貨產品。今次芝加哥商交所吃「氣候饅頭」,背後看中的,必然是潛在的強勁市場需求。

畢竟近年氣候變化已令水的供應變得不穩定,變相就令炒水變得有利可圖,概念與航空公司為燃油對沖相似。而「水」的交易由現貨變成期貨,背後反映了幾個現象:第一是參與買賣水的需求正增加,第二是水價的波幅會變得更大,第三是農產品供應失衡的問題已到達不能不正視的臨界點。

有了期貨市場,農業參與者就可以分析歷史數據,參考過去乾旱時的現貨水價,並提前買入水期貨合約,鎖定成本,以避免在現貨水價高昂的時候,要高價搶水。

事實上,2020 年是又乾又熱的一年,以台灣為例,錄得半世紀以來首次在「汛期」沒有颱風帶來降雨,秋季的雨量也較平均值大跌約 4 成,令水變得有價有市。

而極端氣候問題的背後,除了源於溫室氣體的排放,原來畜牧業的影響力更甚。Netflix 紀錄片「奶牛陰謀:永遠不能說的秘密(Cowspiracy: The Sustainability Secret)」探討過,單單飼養食用型動物,就消耗世界上 3 分 1 的淡水,還會引伸出去森林化等一系列問題,但這是後話。

對於水資源危機,全球也在頭痕,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去年也發表報告,形容全球近 3 分 1 人口、26 億人生活在「高度缺水」的國家,其中 17 個國家中的 17 億人生活在「極度缺水」的地方。

不過要真正解決食水問題,絕非能透過金融手段解決,更重要的是遏止全球氣溫失控地爬升,並配合海水化淡、合成生物等前沿科技,人類才有望見到曙光。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