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國際旅遊活動近乎停頓,嚴重打擊各行各業。為了早日重振經濟,各國政府都絞盡腦汁,嘗試重開邊境之餘,又不欲構成重大的公共衛生風險。於是,很多新政策陸續出台,包括旅遊氣泡,3 月 1 日商經局局長邱騰華則表示港府正研究「疫苗護照」安排。不少西方國家也正討論疫苗護照安排,但有學者就批評相關做法,只會令流亡人士和尋求庇護者處境雪上加霜。
疫苗護照是指人們已獲注射疫苗的電子證明,以確保旅遊者身體已有病毒抗體,一些國家希望以此取代現時的 14 天強制隔離令,方便跨國旅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旗下有來自近 120 個國家共 290 家航空公司,該組織將會率先於月內推行旅行通行證程式,以核實旅客有否做好病毒檢測或接種疫苗、是否滿足目的地防疫要求等。歐盟、中國和澳洲都已經表態支持各國實施疫苗護照,個別航空公司如澳洲航空,已表示會把接受疫苗注射定為登機要求之一。
墨爾本大學社會學家 Claire Loughnan 和悉尼科技大學法學家 Sara Dehm 於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批評這類疫苗護照措施。各地獨裁化,導致大量政治難民出現。Loughnan 和 Dehm 指出,護照本身就是國家控制人口流動的手段,方便部分人海外活動的同時,卻也限制了無數人的人身自由。很多流亡者被原屬國沒收、吊銷護照,當他們連基本個人資料如姓名和出生日期都難以證明時,所謂的疫苗護照只會多加一重阻礙。
現時全球疫苗的分配情況極為不均,英國「衛報」估計,全球收入最低的 70 個國家裡面,每 10 個人之中就只有約 1 個人有機會接種疫苗。很多政治難民正正是來自獨裁而貧困的國家,對於異見者而言,要獲得安全而有效的疫苗更是難上加難。對於已經獲其他國家收容的政治難民而言,他們也難以取得疫苗,聯合國難民署就敦促各國要把難民納入疫苗接種計劃之內,方能真正終結整場疫情。現時只有少數國家如約旦會跟隨聯合國難民署指示。
一些西方國家如澳洲,對疫情應接不暇,難以兼顧政治難民。他們在等候庇護申請期間,不會獲得任何醫療保障,更無以取得疫苗接種證明來處理他們的短暫出國申請。而且多個國家的公營機構也因為疫情而瀕臨崩潰,庇護申請的處理程序大大延長,澳洲甚至在去年非正式暫停安置計劃。這個時候再多加一重程序,只會令公營機構壓力更大,對於等待前往澳洲的申請尋求庇護者,處境就更加危險。
Loughnan 和 Dehm 認為,若果真的要推行疫苗護照,就要同時進行難民制度改革。發達國家最基本應考慮一次性的「移民特赦」(migrant amnesty),提供永久護照予尋求庇護者,令他們可以在當地接種疫苗。以澳洲為例,現時就有 200 萬持短期簽證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