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海家「環北之旅」,如何體現北極地緣政治問題?

A+A-
翟墨 1 號與北冰洋。 圖片來源:翟墨 / 微博

今年 6 月 30 日,中國航海家翟墨乘帆船「翟墨 1 號」從上海出發。翟墨 1 號船帆印有「環北之旅」字眼,聲稱是「人類史上首次不停靠環航北冰洋」,聽來並無不妥。但據中國環球電視網 (CGTN)報道,翟墨途中嘗試由北大西洋進入蘭開斯特灣(Lancaster Sound),遭加拿大海岸警衛隊「非法攔截」。美國獨立智庫北極研究所(The Arctic Institute)研究助理 Trym Eiterjord 認為,翟墨 1 號「環北之旅」遇阻背後,是北極地緣政治的縮影。

Eiterjord 在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撰文指,對比過去 10 年,中國更關注北極海洋事務,開始對治理北方海域展露興趣,希望確保自身能進入北極航道,其願景卻引起相關地區的國家不滿。他認為,不論有心或無意,翟墨的極地之旅已將這些緊張關係暴露出來。

翟墨 1 號出發當日,「中國日報」報道,是次活動是要「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呼籲人類關注北極,保護北極」。Eiterjord 表示,隨著氣候變化,極地北部以前冰封的水道解凍,北京開始使用冰上絲綢之路」一詞,指代北冰洋縱橫交錯的海上航線,包括沿俄羅斯北部海岸的東北航道,以及通過加拿大的西北航道。此外,翟墨在航程中曾提到:「西北航道一旦能夠進行商業通航,將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

翟墨在微博分享航行影片。翟墨 1 號帆上印有 CGTN 標誌。Eiterjord 認為,大量中國國有企業及政府機構爭相贊助、支持是次航行,令「環北之旅」活動的地緣政治色彩更明顯。

啟航一個月後,翟與另外兩名船員抵達白令海峽,正式開始極地環航。船隻在 8 月初抵達泰梅爾半島和北地群島之間的海峽,正要進入北方航路時,因為未有相關文件而遭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邊防軍海巡隊拒絕駛入,直至遠在中國的船東正式遞交所需文件予俄國當局,方獲放行。至 9 月中旬,翟墨 1 號準備進入西北航道,加拿大稱西北航道是領海,懸掛外國國旗的船隻若要進入,就只能由當局酌情處理。

以往外國船隻僅需在進入西北航道前通知加拿大當局即可。直至去年,為免疫情傳播至當地缺乏醫療設施的土著弱勢群體,渥太華禁止遊艇等休閒船隻(pleasure craft)在其北極水域航行,禁令生效至今。若國際船隻要行使無害通過權(innocent passage)從而獲豁免,就必須在進入該國北部水域前至少 60 日通知加拿大當局。翟墨 1 號似乎未有遵循此步驟。

9 月 16 日,CGTN 報道指翟墨遭被加拿大海岸警衛隊「非法攔截」。同日,翟墨在微博表示:「國際社會普遍認為,西北航道是用於國際航行的海路。」不過,負責管理加拿大航道的運輸部馬上駁斥攔截一說,指翟「未有進入加拿大的北極水域」,當局一直在監視其船隻,並以電郵通知他去年頒佈的禁令。

中國至今尚未就東北及西北航道的法律地位表明立場。2018 年中國發表首份「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時,亦小心回應主權問題,稱「尊重北極國家在北極享有的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同時強調應該「保障各國依法享有的航行自由以及利用北極航道的權利」。Eiterjord 質疑,如今中國官媒的報道判斷加拿大的「攔截」為「非法」行為,若相關報道乃經北京批准,便意味著中國反對加拿大擁有西北航道的主權,反映中國在對北極地區的主張變得更為進取。

Eiterjord 認為,可從翟墨的行為與中國北極專家的言論,窺見中國相關立場。例如 CGTN 在另一篇報道中,訪問了在國際法及北極航運方面發表大量文章的西北政法大學副教授王澤林。王同意加拿大的行為屬非法,聲稱「西北航道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重要的海峽」,應該視為國際航行的航道。Eiterjord 又列舉一篇 2019 年中國其他學者的論文,「將北極航定性為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指王的觀點,代表中國多數研究北極的法律學者的立場 —— 傾向主張船隻應可進入北極水域而不受限制。

無論加拿大有否「攔截」翟墨 1 號,該船都已選擇改變航行路線,沿北美東海岸航行,穿過巴拿馬運河,經太平洋返回上海。翟墨 1 號踏上歸途,但西北航道的主權問題,可能才剛拉起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