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拆解明日大嶼宜居之謬誤

A+A-
大嶼山近年來接二連三的大型基建,已逐漸模糊大自然與城市的邊界。 圖片來源:Yau Wa Kwan/Greenpeace
文: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 陳可淳

候任特首李家超早前發表政綱時,表示續推「明日大嶼」,藉以塑造香港成「宜居和優質城市」,但在海中心興建巨型人工島,真的有助提升宜居度嗎?

根據聯合國世界城市論壇曾引用的國際可持續城市研究中心定義(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ustainable Cities,2006),一個城市不但要令居民能享有健康、便利及優質生活、滿足當代至後代發展的需求,亦需在環境、社會等各方面協調發展,才稱得上宜居城市。由此可見,「環保與可持續」是宜居不可或缺的元素。

特首林鄭月娥於 2018 年施政報告首次提出「明日大嶼」,其時所推出的小冊子指,計劃願景是「為香港市民締造可持續發展的優質居住和工作環境」。今年 4 月,由土拓署及規劃署舉辦的「明日大嶼」人工島設計比賽,提及人工島的城市設計概念是「推動城市林木和生物多樣性」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規劃和城市設計」,廣邀中小學生參加。不過,任口號說上一千遍,也不代表是事實。

由土拓署及規劃署舉辦的設計比賽,提到明日大嶼其中一個目的是推動生物多樣性。 圖片來源:建「島」未來設計比賽

綠色和平與本土研究社去年曾發表調查報告,發現「明日大嶼」這項香港歷來最大型、最昂貴的填海工程強行上馬的話,香港將面臨重大生態危機,包括造成不可逆且嚴重的海洋生態破壞,梅窩、愉景灣恐會遭嚴重侵蝕,或變成臭港灣,如何談得上「宜居」呢?

再者,魔鬼往往藏在細節中。上述提及的 2018 年「明日大嶼」小冊子中,寫著「研究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彌補因大型填海和土地發展項目而損失的生態環境」,反映政府以為透過補救措施或建設,便可以「彌補」因建人工島而被摧毀的海洋生態,有誤導市民之嫌。以港珠澳大橋為例,原本棲息在北大嶼水域的四十多條中華白海豚,工程完成後絕跡於該 3,000 公頃水域。當日官方回應指,會按環評緩解措施要求而設立的保護區,聲稱整體不會造成生態破壞,惜迄今不見成效,反映「先破壞後彌補」的做法並不可取。回看近廿年接二連三的大型填海工程,包括香港迪士尼樂園、港珠澳大橋及機場三跑等,令愈來愈多珍貴的海洋物種幾乎「清零」。

港珠澳大橋工程為中華白海豚的生境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亦趕走了原本居住4於北大嶼水域的海豚。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近年氣候變化加劇、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將愈見頻繁,並帶來更多颱風及風暴潮,沿岸地方首當其衝。國際間常見做法,是盡可能把市民移離易受極端天氣影響的地區。以紐西蘭為例,當地政府剛在 5 月中提出氣候變化適應計劃,指要全面改革,未來 6 年要阻止民眾再在危險地區建屋。但諷刺的是,香港候任特首聲稱建設宜居城市,卻偏計劃在未來十年,把 70 萬人口遷往四面環海的人工島。人工島規模之大,不能與現時的近岸填海相提並論,令其承受的風險更難預測,而且現有數據有限,緩解措施亦沒有經驗可參考。換言之,在人工島上生活,猶如每天都要面對未知而且不必要的風險,與「宜居城市」理念背道而馳。

政府強推造價至少 6,240 億元的天價填海工程,無異於大灑公帑製造生態危機。當局現時更欲強推「先填海後規劃」做法,即在未想好土地用途便倉猝動工填海,恐大大增加「規劃災難」危機,卻無助加快建屋。要真正宜居、解決住屋問題,無須興建人工島。北部都會區內已有逾千公頃棕地,政府只要集中火力一併處理,不但能解決棕地上的污染,更能在較短時間內提供充足的房屋用地,才是真正的宜居良方。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