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可再生能源躍進,歸功於政策推動和 ESG 催化劑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越南向來是重度燃煤國家,但近年極力轉型潔淨能源,自 2019 年以來,其風能和太陽能產能增加 3 倍。在 2018 至 21 年四年間,當地以太陽能發電的份額,從幾乎為零增加到近 11%,不僅增速極快,甚至比法國或日本等較大的經濟體比例更高。到去年,越南已成為世界第十大太陽能生產國。總理范明政去年 11 月更承諾停止建造新的燃煤電廠,並在 2050 年前將該國的排放量減少到淨零。

據澳洲國立大學 Paul Burke 和 Thang Do 等學者進行的研究,越南可再生能源有如此躍進,是政策推動和市場激勵的結果。2017 年,政府開始向太陽能供應商支付高達每千瓦時 9.35 美分的固定「上網電價」,考慮到成本通常在每千瓦時 5 至 7 美分,補貼顯得極具吸引力。效果立杆見影,在 2019 和 20 年當地安裝了 10 萬塊屋頂太陽能板,全國增加 16 吉瓦(GW)的太陽能發電量。

美國智庫能源經濟和財務機構(IEEFA)分析師 Thu Vu 的報告則指出,可再生能源成為投資和經濟增長的催化劑,這又與越南的經濟模式相關。當地目前近 6 成出口為製造產品而非原材料商品,大多工廠為外資設廠。直至 2021 年底,59% 的累計外國直接投資屬於製造和加工產業,價值高達 2,420 億美元。

這些外資企業,計劃設廠時除了要考慮生產成本,還會考慮到長遠的成本效益,例如可再生能源普及程度及發展方向。皆因在 ESG 投資風潮下,機構投資者會把企業的供應鏈碳足跡和聲譽置入風險考量。國際企業已在不同範圍和時間表上對碳中和或脫碳作出具體承諾,IEEFA 估計這些企業承擔著當地高達 1,500 億美元出口額,包括擁有直接製造業務的大型服裝、鞋類、電子產品和消費品牌。他們的碳中和目標往往延伸到範圍 3 排放(價值鏈中發生的排放),例如位於越南的外判裁縫工廠或晶片組裝廠,這顯示末來供應商需要在營運方面作更多調整。企業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亦促使當地政府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

雖然上網電價補貼成功使太陽能供電量大增,但這股可再生能源狂熱之中,亦存在許多浪費。由於基礎設施未能跟上供電系統爆炸式增長,一些太陽能和風電場被迫限制營運。潔淨能源專家 Minh Ha Duong 在訪問中表示:「一條(輸電)線路需要三年才能建成,風電場只需一年。」2020 年越南太陽能總裝置容量達到 16.5 吉瓦,遠遠超過政府設定的目標 0.85 吉瓦,國家電網的輸電線路未能應對可再生能源供應高峰。由 Trung Nam 集團開發、位於寧順省(Ninh Thuan)的太陽能發電場在該年 10 月投入營運,卻因超過政府設定的上限,導致多達 40% 電力無法出售。

越南有必要改善電網,惟成本不菲。「經濟學人」引述分析指,幾乎可以肯定,當地政府需要尋求私人投資,惟該國國營電力公司之中,有部分政策制定者出於國家安全憂慮,不願意將大型電力資產讓給私營部門。該分析師補充:「越南電力公司的心態是可以轉變的,但會很緩慢。為了實現其目標,越南需要加快進度。」

一些有名的投資者已進入當地電力市場,例如法國公用事業集團 EDF 及其當地合作夥伴 VinaCapital,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為 200 兆瓦峰值(MWp)的工商企業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提供 1 億美元資金。韓國企業集團 SK 與當地合作夥伴 Nami Energy,則會在未來幾年提供 2 億美元來促成 250 兆瓦峰值的安裝目標。

另一個新的趨勢,是當地工業園區成為開發商,積極探索其電網內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以吸引具有 ESG 意識的租戶加入。生態工業園區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成為微電網發展的沃土。工業園區 Deep C 海防一期計劃於 2022 至 23 年間安裝超過 20 兆瓦峰值的新屋頂太陽能系統,這些太陽能將通過內部電網分配給其客戶的工廠和機器。最近,新加坡上市公司勝科(Sembcorp)支持的工業園,其在平陽省(Binh Duong)的擴建項目宣佈將開發一個園區太陽能發電場,以供應園內大型租戶,例如即將開業的樂高工廠,幫助實現其 100% 可再生能源使用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