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與第三文化小孩相遇

A+A-
圖片來源:James Jiao/Shutterstock
文:貝立棠
旅居倫敦的博士生

來到倫敦,才學會了一個社會學術語「第三文化小孩」(Third Culture Kids),泛指一些在性格形成期間,沒有生活在父母祖國的小朋友。從前,第三文化小孩的父母可能是跨國商人、外交官,又或者是傳教士,但在全球化之下,跨國移民的門檻低了,「第三文化小孩」也變得愈來愈普及。

這班「第三文化小孩」長大以後,繼承了原生家庭的第一文化,又學習到成長環境的第二文化,從而結合出第三文化。他們未必是所謂的「ABC」、「BBC」,但可能很年輕便留學或者移民當地。以廣東話的說法,他們就是「半唐番」、「竹昇仔」、「竹昇女」,中國大陸可能會賤稱為「香蕉人」,意即是「黃皮白心」。

英國廣播公司曾經有一篇很優雅的評論,形容這班「第三文化小孩」,「處處是家,又無處是家」,在成長路上,總是交困於各種身份認同的角力之中,可能因為膚色和外型,未必完全融入周邊環境,但是「回鄉尋根」後,又會發現自己已經變成了另一種文化共同體的人。

倫敦是一個種族大熔爐,在這裡自然很容易遇到另類的「香港同鄉」。從他們嘴裡,我偶爾聽到一些似遠還近,好像經歷過,又或者未曾存在過的家鄉想像。

譬如,在宿舍附近,有一所香港移民家庭營運的中式快餐店。他們一家本來是新界北的非原居民,但因為經濟不景氣,70 年代初舉家移民到英國,由做餐廳幫工,再到賣炸魚薯條,到今天有一間連屋帶舖的物業。當年一班還不到 10 歲的小孩子,今天做了店主,感覺他們廣東話比英文流利。

他們一家好像冰封在 70 年代的香港,有一次因為看不懂餐牌上的翻譯,直接問有沒有西炒飯,他們一頭霧水,才發現原來從前的茶餐廳可能是沒有西炒飯的。另外,50 年間,有些廣東話口音都不同了,可能夾雜著其他方言,例如廚房會讀作「徐晃」,茄汁大約會讀成「強汁」。

這種冰封現象,會比較容易在草根的老華僑家庭見到,對於年輕的「第三文化小孩」,更多的可能是想像。

有一次,在宿舍聽到一名年輕男子,高歌汪阿姐的「萬水千山總是情」,把我深深地震懾。後來知道,宿舍樓下住了一名很年輕就移民到英國的香港人,本科畢業於一所不俗的名校,現在到倫敦讀金融。我感覺他很刻意找尋自己的身份,一開頭問他來自甚麼地方,他會答香港,又會特意找老師學廣東話。

可是,當他出席宿舍的港人聚會時,又顯得難以搭上嘴,大家討論 Mirror 和 ViuTV 的劇集,他對香港的認識只有來自上一代的劇集。有一次,有香港人問他知否為何很多港人移民英國,他說是因為更容易移民吧,現在想一想,這個答案又未必是錯的,只是大家的出發點有些不同。

後來,他也很少出席港人活動,後來碰到面,對答又不自覺從原先的廣東話變成英文。不過,我最後也沒有問他是否在房裡唱「萬水千山總是情」。除了尷尬之外,宿舍有很多中國學生,而中國也有「聲生不息」一類的節目,對英治香港時期的文化產物有各種幻想,所以是其他人也不為奇。

看到不同的「第三文化小孩」,有時會幻想自己如果有小孩,他們長大後,會不會有一天,以英格蘭南部口音的髒話問候我。不過,前提要先結婚,然後要有錢養小孩,而且那時候還繼續留在英國。

新書推介

「從前,遇上 100% 的香港」

歷史的靈光一閃
如何迸發香港複雜而多重的可能性?

2020 年 CUP 出版首度在香港出版的繪本畫作「從前,有個香港」(This is Hong Kong),重現 1960 年代初捷克旅行畫家 Miroslav Šašek 眼中 100% 的絢爛香港。所謂的 100% 不是一個圓滿的盡頭,中間可能藏著各取所需、各執一詞的 100%,香港亦是這樣碰撞而生的。這書想捕捉的,就是歷史靈光一閃碰撞的瞬間,並把各人眼中的 100% 展開:

九龍市區的發展和規劃,原來受惠於葡萄牙人?
在越南史家眼中,香港曾經是越南趙朝一部分?
香港接受過美國經濟援助興建村落?

最後,香港在自己的歷史上留下怎樣的足印?我們眼中的香港是不是 100% 的香港?就讓這本書補上我們沒有遇上的香港。

編著:CUP 媒體
書名:從前,遇上 100% 的香港
插畫:麥東記
售價:港幣 148 元
ISBN:978-988-79700-6-4

CUP 出版 @ 香港書展 2022

不論是寫還是讀,文字能抒發人的心情,也能紀錄時代掠影,在今個夏天尋書香,就是我們能捕捉的小小歡悅。CUP 媒體準備了多本好書待讀者發掘,更有精美周邊產品,不容錯過!

  • 7 月 20 至 26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灣仔會展 1B-E31 攤位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