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若遠:「憑空而來:伍迪.艾倫回憶錄」—— 荷里活準佛地魔的自嘲與自辯

A+A-
一名讀者在閲讀活地亞倫的自傳「憑空而來:伍迪.艾倫回憶錄」。 圖片來源:Noam Galai/Getty Images

今時今日在西方文化界和荷里活中,活地亞倫(Woody Allen)雖未至於淪為佛地魔般不能提起的名字,但早已像多年前那一場春夏之交風波一樣,讓人未想忘記,卻不敢提起。

過去活地亞倫每年一度的電影,確實會引起世界各地的文化人和文藝青年所追捧,並非那些本地所謂「MK 活地亞倫」,自吹自擂式宣傳口號,可是如今受著前妻指控性騷擾女兒案和 me too 風暴的推波助瀾下,連「情迷紐約下雨天」(A Rainy Day in New York)中的男主角添麥菲查洛美(Timothée Chalamet)也跟他割蓆,甚至宣佈後悔跟他合作,更捐出片酬來贖罪。雖然這種在背後捅一刀的人不少,但也有像 Scoop 中的女主角施嘉莉祖安遜(Scarlett Johansson)出來力挺。

其實這個 90 年代初的疑似性騷擾案,早已塵埃落定,當中不是判活地亞倫無罪,而是法院指出,因不構成案件而直接撤銷提告。這點是很不同的,要是法院認為有可疑而接受審理,最後判無罪,雖然同樣是無罪,但好歹也是經過法庭審訊。可是,法院卻認為此案根本不構成足夠審訊理據。

涉及兒童性騷擾,當然值得認真對待,但指控都只是來自前妻單方面的證供和一些小孩記憶。同時,其前妻的親生子,雖然並非與活地亞倫所生,也站出來為活地亞倫澄清,表示親身聽過母親指導女兒給假口供,此事亦被離開了他們家庭的女傭所證實,加上活地亞倫跟他們共同的養女宋儀搭上,實在難免令人相信,這只是一場家庭內部的爭拗和報復。

由於 me too 風暴席捲全球,凡有這種指控,不管有多少合理疑點,男方都會被作有罪假定,甚至直接被網上公審判刑,商業機構或其他人亦會馬上割蓆,劃清界線。

對一個藝術家來說,這種傷害還未算最嚴重,HBO 甚至跟他前妻合作,在沒有得到他的同意下,就直接拍了個指控他的紀綠片。其實本來還是各有各說,可是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活地亞倫找投資拍電影早已不易。即使他在自傳 「憑空而來:伍迪.艾倫回憶錄」講到此事,也被媒體和輿論紛紛指責是想為自己洗白。

但法庭從來沒有判,何來黑?本來就是各執一詞,既然他前妻能跟 HBO 合作,單方面作出指控,那為甚麼他就不能反駁?可是在左派輿論和 me too 結合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下,原本答應發行此書的 Hachette Book Group,也只能高調宣佈取消,逼得活地亞倫只好再找別的比較小型出版社合作,最後找到了 Arcade Publishing

此書值得一讀的原因,除了作為電影人的活地亞倫,幽默地剖白了自己的一生外,更重要是從其曲折艱辛的出版過程中,見證了現在取消文化的暗暴力,與媒體操控群眾對事件未審先判,是何等厲害。

甚至譯者也提到,在翻譯此書的過程中,因有些專有名詞要請教外國朋友,對方本來很熱心,但當知道原來是在翻譯活地亞倫的自傳時,竟立馬表示,這明顯是活地亞倫想為自己辯白,並追問譯者在翻譯上帶著甚麼立場,彷彿不批判活地亞倫,就等於是性侵幫兇一樣。但正如譯者所說,作為一個翻譯人,既不能為他辯護,亦不應針對他,只是忠實地翻譯出他個人的說話,他也有權為自己辯解。

這事在充滿爭議的「華麗最終回」(The Closer)中,查普爾(Dave Chappelle)也提到,彷彿不站邊,就會馬上被株連追擊般可怕。作為活地亞倫多年的影迷,看著此書,雖然每頁都帶上笑點,但看到即使是譯者,也如此艱辛,不禁頸背冒汗。人言可畏,莫過於此。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思考是危險的開始,創作乃囹圄之門票。只因吞過紅藥丸,從此走上殺頭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