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邊緣政黨能在日本竄紅?

A+A-
NHK 黨黨首立花孝志。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日本住過的人都知道,「千萬不要開門給 NHK(日本放送協會)」,皆因要簽約每月繳交服務費。這對於外國人來說或者只屬趣聞一則,但當地早於 2013 年已有人為此創立「不支付 NHK 收費黨」(NHK 受信料不払い党,現稱 NHK 黨)。類似的單一議程或邊緣政黨,在日本並不罕見

NHK 黨黨首立花孝志曾任職於 NHK,據報早於 2005 年向「周刊文春」披露 NHK 內部腐敗信息後辭去會計一職。及至 2012 年,立花在 YouTube 開設個人頻道,矢志與 NHK 鬥爭,並在後來演變成創黨對抗 NHK,單一議題政黨目標明確:反對「放送法」中只要電視機可以接收 NHK 廣播就要付費的做法。

參政黨的神谷宗幣,亦在參議院選舉中當選。 圖片來源:路透社

憑著高舉反 NHK 大旗,立花本人在 2019 年在比例代表制下,成功在日本參議院獲得一席。該黨當年成功進入議會已令政治評論界大為意外,今年 7 月的參議院選舉,代表 NHK 黨、爆料藝人內幕的 YouTuber 東谷義和,亦成功當選參議員。此外另一邊緣政黨,反疫苗、反移民、支持有機耕作的參政黨事務長神谷宗幣,也在 7 月當選

儘管跟進日本選舉的記者石渡智大認為,立花發起的反 NHK 運動,一心只想「建立自己的小王國」,只是爭奪新聞頭條版面的機會主義者。但「經濟學人」報道稱,日本非主流政治團體的存在,是國內主流政黨的警號。早在 1983 年,經濟學者青木茂已組成工薪族新黨(サラリーマン新党),控訴工薪族繳交稅款的不公感、2005 年又有被指支持極端民族主義的幸運實現黨成立。報道認為,縱使不同邊緣政黨來了又去,主流政客多年來一成不變,就是他們出現的原因。

如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政治學教授 Axel Klein 形容:「只需顯得不無聊,就會受歡迎。」從日本國會議員開會打瞌睡,到沿襲至今的競選方式 —— 站在裝有揚聲器的車上四處派單張拉票,在部分人眼中,或者是離地、做事不透明、沉悶的具體表現。至於邊緣政治團體,則相對能利用社交媒體;就 YouTube 的訂閱人數而言,現只有兩席國會議席的 NHK 黨,YouTube 訂閱人數就比戰後大部分時間執政的自民黨多 4 倍。

在今年參議院選舉中,支持自民黨的 18 至 29 歲選民比例,由 2017 年的 46% 跌至 32%;相反,京都府立大學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秦正樹指,年輕選民顯然受新的選擇所吸引。首次參選的參政黨,即獲得 20 至 29 歲年齡層 5.9% 選民的支持。秦認為,參政黨專注於傳統政黨未能清晰闡明的政策,成功吸引年輕一代。參政黨的口號「沒有我們想投票的政黨」,或好反映出年輕選民感覺沒有能代表自己的政治人物,是日本主流政黨未來要扭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