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無戰事」,成敗也因「荷里活」?

A+A-
電影「西線無戰事」劇照。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即將舉行,今年 10 齣最佳電影入圍作品中,奪獎聲勢最大的可謂較早前已橫掃其他電影獎項的「奇異女俠玩救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第一次世界大戰背景的德語電影「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下稱「西線」)亦有望成為繼「上流寄生族」(Parasite)後另一部非英語最佳電影。但德國電影評論界似乎對「西線」另有意見

雖然 2009 年開始,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入圍數量從 5 部增加到 10 部,不過截至 2018 年,最佳電影仍只有 9 部非英語電影成功入圍,平均約 10 年 1 部。要說奧斯卡更接納外語片競逐,或從西班牙語電影「羅馬」(Roma)獲提名 2019 年最佳電影開始,往後每年都會有一部非英語電影入圍;「上流寄生族」更成功獲獎。事實上,近年年輕英語觀眾對外語片「一寸牆」—— 字幕的抗拒心態也有改變。2021 年一項研究顯示,18 至 25 歲的觀眾用電視看電影時,有 5 分之 4 會開啟字幕,是 56 歲至 75 歲觀眾的 4 倍。

「西線無戰事」主角 Paul Bäumer;圖為劇照。「南德意志報」的評論人 Hubert Wetzel 質疑導演改編手法,指「粗略估計,影片中有 10 之有 8 或更多場景與小說不僅關係不大,甚至是毫無關聯。如非電影角色與書中相同,難以找到任何相似之處。」

除了受惠於對外語電影接受程度提高,「西線」屬戰爭電影類,相當契合有份投票的美國影藝學院(AMPAS)成員心意。1927 年首部獲得最佳電影的作品「飛機大戰翼」(Wings)就是戰爭電影,此後又有「桂河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沙漠梟雄」(Lawrence of Arabia)、「鐵血將軍巴頓」(Patton)、「獵鹿者」(The Deer Hunter)、「殺戮戰場」(Platoon)、「驚世未了緣」(Braveheart)及「拆彈雄心」(The Hurt Locker)獲得最佳電影獎。「紐約時報」影視評論人 Jason Bailey 認為,這已證明戰爭題材是一種能適應不同時代及民族情緒變遷的片種,這種持久性質,或能吸引年長的學院選民投票支持。

從學院選民的心理來看,鑑於烏克蘭戰爭持續,適逢「西線」去年上映,戰爭場面或者能引起人們共鳴。首次演出電影的「西線」主角 Felix Kammerer 早前就形容:「來自烏克蘭的畫面,看起來就跟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模一樣。同樣的泥濘、戰壕…… 絕對的毀滅。」Bailey 則表示,過去「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1917:逆戰救兵」(1917)大熱之下失卻大獎,令選民耿耿於懷,而奧斯卡一直都有頒發「同情獎」彌補過往遺憾的特色,「西線」或者能從中受益。

儘管這部德語同名小說改編作品普遍受好評,又在較早前的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奪得最佳電影,但回到德國,評論人士似乎不太滿意。「西線」由 Netflix 製作,「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的評論人 Hubert Wetzel 便指:「對於渴望將電影獎項轉化為新訂閱數字的串流平台來說,這部電影是恐怕是『巧妙的營銷』。148 分鐘的戰爭媚俗,被加上本就馳名於世的名字,保證了理想的商業成績,甚至可能獲得奧斯卡獎。」

這些批評也談及改編問題。波茨坦大學軍事史教授 Sönke Neitzel,質疑「西線」部分內容的真實。他表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只有 48 名德國士兵被處決,二戰期間則有 2 萬名被處決,故士兵因拒絕戰鬥而被槍殺的場面並不真實。而且 Neitzel 認為「西線」拍得過於黑白分明,未有表達出許多德國士兵,其實堅信自己是為上帝和祖國而戰。

另一名德國評論人 Max Boeddeker 則認為,導演 Edward Berger 及編劇團隊對「西線」的改編,是在迎合奧斯卡(Oscar-Geilheit)。「每一分鐘,每個場景、對白,都在呼喊奧斯卡…… Berger 將一場有超過 900 萬士兵陣亡的恐怖戰爭,由可怕的屠殺拍成了一鍋素粥。」Boeddeker 認為,美國導演 Lewis Milestone 在 1930 年拍攝的第一次改編電影,以及 1979 年的美國電視翻拍,皆成功傳達小說作者 Erich Maria Remarque 所希望呈現、殺戮可怕的平庸本質,但 Netflix 製作的「西線」卻只得平庸。太「荷里活」,或者是「西線」廣受國際評論讚賞,卻又在本國被猛烈批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