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亞洲國家推動氣候議程之別

A+A-
6 月 15 日,上海外高橋燃煤發電廠。 圖片來源:Bloomberg/Getty Images

亞洲在氣候變化議題上一向較歐美落後,近日「金融時報」就針對亞洲各國及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發展寫一系列報道,巧妙地讓大家看到不同地區如何各懷鬼胎,看待 ESG 議題之別。

其點評的幾個主題圍繞亞洲幾個主要市場,標題分別是:

從上述幾個主題可見,不同國家看待氣候危機認真程度的分別。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國,約佔全球每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3 分之 1,但正如 2021 年已寫過「中國暫停海外煤炭項目,那麼境內煤電廠呢?」,接近兩年過去,似乎中國搞氣候變化依然有自己的一套,在海外國家致力倡議減煤碳之際,自己卻鬆章在境內興建煤廠。

不過中國也確實銳意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技術進步以及太陽能和電池成本大幅降低推動下,外界預計稀土儲備稱霸全球、供應鏈和製造業強勁的中國,能夠靠新能源增加國際上的話語權。投行高盛就預測,到 2030 年中國太陽能和風能總裝機容量將達到 3.3 太瓦,相當於中國早前所規劃的能源目標之 3 倍,即與化石燃料相關的碳排放可能會在 2030 年之前做到碳達峰。

不過談到人工智能年代最核心的晶片行業,ESG 市場的關注點就似乎落在台灣和韓國,如 2020 年台灣台積電的排放量(範圍 1+範圍 2)約為 1,000 萬噸,與台北市的水平相差不遠。韓國三星 2021 年排放量為 1,560 萬噸。

根據哈佛大學 2020 年發佈的研究,電子設備產生的大部分碳排放來自於晶片製造,而不是能源消耗。以用水為例:一家晶片製造工廠每天用水量達數萬立方米,每立方米在運輸和淨化過程中會產生 10 公斤以上的碳排放。

而有關這個行業的未來關注趨勢,就落在如何善用氫能,減低能量消耗,據報多間晶片廠已著力研究如何能夠藉著這項技術去減低排放。

另外,定位與香港相近的新加坡欠缺天然資源,就善用金融優勢搞碳市場中心;日本就靠商社巨頭去領頭;澳洲在工黨執政的情況下逐步逼使企業減排。

事實上,ESG 的出現,變相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成本,自然令一些近年才犧牲環境和社會因素的國家進退維谷,相反「已上岸」的發達國家卻相對願意擁抱這個概念,從而站在道德高地奪回以低成本取得優勢的國家之製造業,推動經濟發展,籠絡選票(如有)。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