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你不乖,你不聽話

A+A-
Johann Heinrich Füssli,The Nightmare,1781。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經典童話充滿了隱喻的元素,就如同古代神話一般,是探索人性和心理運作的絕佳材料。很多經典童話的原初版本,赤裸裸地含有很多性與暴力的元素,更直接地揭露出人性中的陰暗面。現今流傳較廣的,以孩童為主要對象的潔淨版本,刪改了很多所謂「兒童不宜」的場面,往往淺化為規條式、對錯分明的道德標準教誨,這究竟是一種人性的進步?或是減低了我們對人性的認識與接納?

先不論版本上的差異,童話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好像是本專欄一連三篇借用入文的「國王的新衣」,喊出實話的孩子,假若我們想像他的父母正在他身邊,因為擔憂孩子未經深思的行為,會招來權力鎮壓的殺生之禍,會否立即制止、懲罰他?因為,以社會化的角度來看,這真是一位不乖的孩子,竟然不顧後果地挑戰掌握權力者營造的假象

「你不乖」、「你不聽話」,熟悉的話語,是教養中常常出現的,一言定論式的責備,成為了多少人成長歷程中的詛咒?阻止一個人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或感受,往往會讓人回過頭來自我懷疑:自己是有問題的,是自己的不應該。

或許,孩童的行為在成年人眼中是出軌了,同時,我們會否向孩童保證:你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是可以的?

教養者們,有沒有充分的耐性去看見,孩童的反應與表現,背後究竟是甚麼?

所以,「不乖」,究竟是甚麼呢?我們有沒有帶著一點耐心,從規條、僵化的對錯標準中暫時抽離出來,以更寬廣的理性和情感,去了解孩童的內心世界之中,正在發生甚麼事情?人性中從來都有愛的存在,只是我們有多少耐性,探究孩子的想法、情緒、行為?而不是簡化為僵化了的應該或不應該?

要說的是,以應該或不應該為標準也沒有錯,當中自然有一些現實生活的考量。同時,會否缺乏讓我們活得更自在的彈性?當一個人的內在真實,不斷受到壓迫與傷害,受到重要他人的忽視甚至是否定時,那麼,一個人又如何相信自己呢?或是變成為了獲得他人的肯定與認同,就只能相信外在的權威?

孩子們,為了成為了他人眼中的乖孩子,你們犧牲了多少的自我信任?

回到「國王的新衣」的故事,試想像,假若喊出真相的孩子被封口了,他或許會學懂了妥協、或是某種違背內心的生存之道,失去的,卻是甚麼?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