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博物館起好,運動場館下年才完工?

A+A-

巴西奧運場館能否趕及,還是運動選手全到,但更衣室也未起好,正在熱議當中。不過,最擔心倒不是巴西政府,而是一眾落重注的廣告商,那些限量商品及廣告投資,隨時凍過雪水……不過,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由 Santiago Calatrava 設計,外型成球建築界話題的「未來博物館(Museu do Amanhã)」,開幕半年,探討人類未來怎算。

話說回頭,這未來博物館真的科幻有型,如果已經立定心腸,買了機票到巴西看奧運及忘情森巴舞,也可順道參觀。博物館位於馬烏阿碼頭(Mauá Pier),政府興建本意是希望藉著博物館,重振之前已遭廢棄,但滿載里約熱內盧文化歷史的舊港口區。所以,根據建築師所講,博物館的設計靈感取自當地文化及自然生態,特別是里約熱內盧植物園的鳳梨科植物。

博物館室內面積約 53,820 平方呎,包括有永久館藏及不定期展出,400 個座位的影視廳,茶座、餐廳、禮品店、教育工作室及進行各種科研,名為「明日觀測站」(Observatory of Tomorrow)的研究所。博物館外的廣場達約 81,806 平方呎,有花園、單車徑、休憩空間及倒映池,在視覺上,博物館尤如浮於水上,「我們希望建築物給人有在水面浮動的感覺,如像一首船、一隻雀或是一株植物。」

接近碼頭長度,結構是垂直於瓜納巴拉灣,整體建築強調其兩翼懸挑屋蓋,斜升向天而起,一翼 75 米,橫跨廣場,另一翼 45 米,向海傲展,建築高度被限制為 18 米,以保護被列為世界遺產的 Sao Bento monastery 構成的海灣景觀。流體雕塑的設計風格,由外型延伸至內部,不論是弧形牆壁、窗戶、天窗、樓梯及天花板,也是外部風格的向內延伸。

博物館設計著重可持續性,採引天然能源及自然光,懸飛的屋頂上鋪滿能自動追蹤陽光的太陽能板,產生博物館需要的能源;海水則用於充填倒映池,及調節博物館內的室溫。

圖片來源:Bernard Lessa
圖片來源:Bernard Lessa

博物館的館藏總監 Hugo Barreto 表示,博物館目的在於教育到訪者可持續的重要性:「人們通常認為『未來』遙不可及,所以我們的博物館叫做『明天』,以表達未來的急迫,而且也由我們今天所做決定。」建基於此,主要的展覽出乎意料地,不是激光亂舞,也不是飛越銀河的時空旅行,沒有任何科技展品展出,展覽全數碼演繹,聚焦於意念多於物件,生態多於科技。透過探討氣候變化、人口急增、財富分佈、生物多樣性的改變、科技進步、基因工程及生物倫理,思考我們來自何方,生在何處,及未來活在何地,旨在宣揚人類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及環境惡化。

奧運會宣揚世界和平,實質上,是讓互不順眼的各國,將戰場移師到運動場,鬥過你死我活,本身也是人類希望自己可持續,不因愚昧而互相殘殺的偉大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