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er Ho:解決塞車這個普世問題

A+A-

塞車是一個複雜而普遍的都市問題,即使有優良鐵路系統的大城市,或者道路比較分散的小城市,都難以和塞車絕緣。為了解決這個普世問題,各地的交通專家各出奇謀,瑞典政府從政策層面著手,在繁忙時間於公路收取兩歐元的小額費用,減少兩成的汽車流量而成功改善交通擠塞;也有政府善用科技去舒緩問題,例如前文提及各地的智能運輸系統,都是很好的例子。

香港政府在交通規劃方面視野狹隘,拒絕追上時代,市民與其希望政府像巴黎收集空間數據,重新規劃繁忙的交通要塞,或者像英國一樣強制全國巴士公司公開數據,不如寄望經營公共交通工具的公司與時並進。九巴幾年前開始提供預報到站時間、自動下車提示等功能,方便了乘客規劃每天的行程。不過,這些功能只限於乘客的用戶體驗層面,不能改善車輛調配等技術問題,於是某些路線永遠有長長的等候人龍,而有些路線則有源源不絕的車輛,但只有零星的乘客候車。

直至最近,總算有經營交通工具的公司採用新科技去調整班次,電車公司計劃利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收集電車的行駛和停留時間數據,再對比八達通交易紀錄,掌握不同時段及站點的客運量,借助新軟件去演算最佳的行車班次,目標是不需增減人手及電車數目而改善候車時間及車廂擁擠度。電車公司使用的班次制訂軟件 Hastus 亦可以用於巴士及鐵路的班次安排,如果巴士公司願意考慮類似的方案,相信是所有道路使用者的福音。

交通問題如此普及,當然有很多科技公司嘗試提出解決辦法。IBM 的智能資產管理系統,監察不同車輛、車站的運作情況,找出有機會令行車時間受阻的問題,減少任何延誤的危機。其他可行的技術包括參考安全氣袋的感應裝置,偵測巴士、小巴的剩餘座位數量,讓司機知道客滿情況,縮短車輛在道路停留的時間,減少影響其他車輛行駛;座位資料也可以連接到手機應用,讓沿途車站的乘客自行決定是否繼續等候;智能汽車的發展加強汽車之間的溝通,當路面出現突發情況,例如隨意切線,後面的汽車收到預報而調節速度,防止出現小型擠塞。

塞車不是一個線性問題,假設一條道路可以容納 100 輛汽車,很有可能在第 80 輛汽車出現前,道路仍然是暢通的,愈接近道路的飽和上限,擠塞的情況就愈嚴重。換句話說,要舒緩交通擠塞可能只需減少車流量 20%。然而,政府卻只懂大興土木建造繞道,或鼓勵市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卻妄顧公共交通工具和道路已近飽和的事實,加上某些經營公共交通工具的公司不思進取,非要威脅到專營權也不改善服務,遑論投放巨額購買新科技和器材革新服務,於是車費年年加,市民卻繼續在公路或鐵路飽受塞車延誤之苦,浪費人生。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任職跨國科技公司,網站 Outside 成員。

http://www.outsid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