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童年回憶嗎?想清楚,你能憶起自己孩提時代第一次走路、第一次懂得說話、第一次上學的情況嗎?記憶一去難返,無法重演,可是,大多數人卻無法回想起這些彌足珍貴時間。原因何在?近年,科學家才逐漸了解童年時期記憶空洞的成因。
6、7 歲前的「記憶空隙」一直是困擾家長和科學家的重大謎團,現代心理學之父佛洛伊德在百多年前便以「童年失憶症」(Childhood amnesia)命名此難題。有說法歸因「自然」,以成年人情況類比孩童,若不是刻意記憶,資訊會隨時間洪流而消逝,故此,「童年失憶」不過是人長大的結果。然而,嬰兒事實上又是塊「海綿」,擁有迅速吸收知識、學習語言的能力,更有研究指嬰兒離開母體前,早開始發展思考能力,腦部如此活躍的嬰兒,卻沒有記憶能力?
19 世紀心理學家 Hermann Ebbinghaus 的研究,開啟了對「童年失憶」的探索。實驗中,Ebbinghaus 要求志願者記著一堆無意義的音節(nonsense sysllabus),再觀察他們遺忘的速度。只需一小時,過半音節已被拋諸;到第 30 日,還飄在腦海的,只剩 2 – 3%。結果顯示,人類的遺忘速度符合預期,記憶會逐時逐日遞減。但原來,成人與嬰兒的記憶世界,截然不同。
上世紀 80 年代,科學家在孩童身上做 Ebbinghaus 的實驗時發現,我們從出生到 6 – 7 歲的記憶,少於你所想。雖然有些人連兩歲發生過甚麼事都能清楚記得,但只是例外,其他人都有著 7、8 年失去記憶的人生。即使是零碎的印象,平均也要到三歲半才會出現。更有趣的是,「童年失憶」存在「國際差異」。
遺忘的文化差異
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教授王琪為探索人們遺忘童年的原因,她分別從中國和美國學生身上收集他們的最早記憶。統計恰巧反映其民族性;美國學生的回憶詳盡、仔細,並以自己出發,帶強烈情感;中國學生的回憶相反,簡略、平常,以群體出發,不帶太多情感。另外,前者的最早記憶平均比後者早 6 個月出現。結果揭示出,詳細、自我中心的記憶,較容易憶起,因為「自己」為記憶賦予特定意義。
後來,王琪再在孩童的母親身上做相同實驗,也得出如上的結果,換句話說,喪失童年記憶,應歸咎於父母——準確說,是家族所身處的文化。王琪解釋,「對於東方文化,童年回憶不獲重視」,人們輕視記憶。她續指,「若社會告訴你童年回憶之重要,那你就會牢牢的抓緊過去。」就如紐西蘭的毛利人(Maori),他們擁有強調過去的民族文化,文化保存非常完善,於是,很多人連兩歲半的所見所聞也能記起。
腦科學的解釋
「童年失憶」現象,除了文化角度,也可從腦科學切入解釋。海馬迴(Hippocampus)是腦部負責記憶的部份。神經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病人 Henry Molaison(慣於簡稱作 HM),也因手術失當,失去了海馬迴,才無法形成新的記憶。雖然 HM 沒有新的記憶,卻擁有正常智力、溝通和學習能力——就好似嬰兒一樣。
於是,有科學家推論,「童年失憶」只因兒童的海馬迴發展未成熟,於是未能形成清晰的記憶。當腦神經元(neurons)生長完成,長期記憶也能形成。至於 6、7 歲前的記憶是否完全消失了?美國聖若望大學的記憶專家 Jeffrey Fagen 指,「那些記憶埋藏在腦內某處,不能存取,難以實證展示。」
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我們擁有孩童時代的記憶,亦不代表那就是「真實」,記憶也可基於謊言偽造。就像心理學家 Elizabeth Loftus,她曾告訴研究對象一些虛構的記憶,並指是母親說給研究人員聽的,結果有 3 分之 1 的受眾相信了。更何況,我們總是會在腦中美化回憶,依自己的心意,凸顯或隱藏某些部分。或許,最大的謎團並非為何我們會遺忘童年,而是關乎自己存在的問題——我們的記憶,是否真的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