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單身,沒人告訴你的事

A+A-
電影「Eat Pray Love」劇照。
電影 Eat Pray Love 劇照。

在「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前設下,年過三十仍孑然一身的人淪為「剩男剩女」。泛濫的速配網站、手機程式把單身人士塑造成寂寞可憐的人群,彷彿次人一等。然而最近,美國有學者總結大量過去單身人士的研究報告,證明單身生活同樣美滿,為單身平反。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Bella DePaulo 名為「關於單身,沒人告訴你的事」(What no one ever told you about being single)的研究報告,顛覆了過去人們對單身人士的印象。「年輕人不結婚」可說是全球普遍現象,上月統計處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香港結婚人數是 10 年最低。在美國,未婚人士同樣創新高。不婚人數高企情況堪憂,然而 DePaulo 的想法剛好相反:「不婚族愈來愈多,因為單身能讓他們過上最好、最真實和最有意義的生活。」

謬誤:已婚比單身快樂

過去研究指婚姻或同居生活令人生活更健康(例如已婚人士接受心臟手術後康復率更高),DePaulo 反駁這些研究將對象分為單身與已婚兩類比較,但單身人士當中夾雜從未結婚、離婚和喪偶人士,而這些人的心態差異使研究結果欠公允,造成「單身人士生活悲慘」的錯覺。也有調查追蹤研究對象由未婚到已婚的生活,發現他們踏入生命另一階段後,幸福指數會上升,而且因為受益於配偶的醫療保健計劃,健康亦有所改善,然而這些研究同時發現蜜月期很快過去,隨之而來的是與外間脫節的生活。反之,DePaulo 指單身人士更能保持不同的社交關係。

自主的單身貴族

獨立自主的生活彌足珍貴。一個專門針對終生單身人士的研究發現,單身人士擁有高度自主,自給自足,比起已婚人士較少出現負面情緒。單身人士無需相夫(妻)教子,自決意識強,相對更專注於個人成長,發展多方面技能,「周身刀張張利」,也更重視有意義工作。「儘管婚姻賦予人們過千種聯邦福利和保障,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單身生活在各方面都毫不遜色。」然而當 DePaulo 翻查過去 814 份以婚姻為主題的研究報告,發現它們多利用單身人士作已婚人士幸福的反例,營造「結婚是幸福的,單身則相反」的印象,卻很少真正探討單身狀況。

志在單身

前人研究造成的偏見,以及「剩男剩女」的恥辱,增加了擺脫單身之名的壓力,使不少人屈就於不快的關係。有研究安排實驗對象使用速配網站尋找「理想的另一半」,發現愈是急於成婚的單身族,愈是容易妥協於條件不合心意的人——即使研究刻意塑造出對方負面的形象——也照單全收。愛情使人盲目,害怕單身尤是。

另一方面,DePaulo 的研究發現樂於單身的人,除了會有更好的個人發展外,同時也是凝聚社會的重要力量。他們比一般人更常做義工,而且比起其他已婚的兄弟姐妹,更願意照顧年邁父母。這勾起了她對於「志在單身」的人的興趣,目前她正致力開發一套用於鑑定這類單身族的心理量表,用於日後的深入研究。

錯待單身族的科學研究

「是時候還單身人士真實的寫照了。」DePaulo 的研究要說的,並非否定婚姻,提倡單身;事實是沒有任何科學能評定人們最好的婚姻狀態,也沒有所謂最美滿的生活藍圖。只是,如果你年過三十仍是光棍一名,也不必驚慌,因為如 DePaulo 所說:「對孤獨的盲目恐懼,會掩蓋它真正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