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雨季各地接連迎來風災豪雨,造成水浸連連,受災的除了近日數登新聞頭條的港澳兩地、美國德州外,南亞如孟加拉、印度、尼泊爾等地均成澤國,災害真正的傷害還得待水退後才完全顯現,龐大的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必然不在話下。除卻氣候變化為不能推卻的主因,城市規劃錯誤、基建和政府援助等問題,都加劇了洪災的殺傷力。
應對全球暖化等氣候問題終將是各地政府的最大任務,與此同時,還要改正政府此前推出過的短視政策。經濟學人就以侯斯頓為例子,解釋規劃出錯如何加劇哈維一類颶風的破壞力。
受惠於預警系統和堤壩、溝渠、收容所等設施的進步,近數十年風暴和水浸造成的死亡人數確有減少,然而水災依舊頻仍,佔天氣造成的災害總數近四分之三,數字亦從 1980 年的 200 宗飆升至去年超過 600 宗。而且水災代價高昂,據聯合國估計,風暴與水災在 20 年間造成總計 1.7 萬億美元的損失,預計破壞數字每年將遞增 6%。這又是為何?全球暖化催生更嚴重更頻繁的颶風,此其一;其二,失敗的城市規劃加劇了災情。
在深受水浸所害的侯斯頓,土地使用幾乎毫無管制。為應付大量新移民,該市自 2000 年起,開始無節制地急速發展。過去原可吸收大量雨水的沿海草原,因建設道路、停車場、行人道等,遭大面積地鋪上混凝土、磚頭等抗滲透建築材料,令雨季時本可由土地自然吸收的雨水,演變成地表逕流。而且自 2010 年起累計 8,600 幢建築物進駐有 100 年歷史的洪泛平原(floodplain),在缺乏政府監管下,發展商未有盡責建設處理逕流的水塘,一旦風暴襲來,便容易造成水浸,連洪泛平原附近地區都受到牽連。
佐治亞理工學院教授 Ian Bogost 就在「大西洋周刊」中,以中國近年發展的「海綿城市」雨洪管理概念為例,指城市可以考慮使用可透水材料建築路面,讓雨水得以滲入地底疏導或暫時儲起,減低水浸機會之餘,亦可循環再用。
此外,災害保險也間接加劇了災情。國家洪水保險計畫(NFIP)於 1968 年設立,旨在為受災民眾提供經濟賠償,減輕損失。但它不單覆蓋洪泛平原的物業,而且保費有聯邦政府資助,民眾只需付出較低保費便可在災區重建新屋,變相減低他們修補舊居或搬離洪泛平原的意欲。據統計,重複受災的受保物業佔總數 1%,造成 25 至 30% 的保險賠償,未來更有上升趨勢。在這個意義上,災害保險似乎間接鼓勵居民以身犯險,有礙防災。
總結而言,城市需要足夠的防洪裝置和集水區,例如印度加爾各答附近的濕地、尼泊爾博克拉的湖泊等;定期更新海平面上升地圖,模擬水浸覆蓋地;土木工程師理應不受資金所限和官僚留難,建設及加固堤壩和水庫。相關的保險計畫應開始減低資助或設限,而發展中國家亦可推災難債券,減輕災後重建的經濟負擔。
天降橫災,受苦的是民眾,但也是對當地政府的遠見和能力的試煉,無法通過考核的政府官員,遲早要面對屬於他們的一場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