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更多、路徑難料、威力更大,跟氣候變化有關

A+A-
哈維為美國德州帶來風暴潮。 圖片來源:路透社

本港兩星期內受三股颱風吹襲,其中天鴿的風暴潮為本港多處帶來嚴重水浸。最近重創美國德州的颶風哈維(Harvey),在當地以破記錄的洪水淹浸城市。夏季打風雖是常態,然而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會令風暴的破壞力更驚人,而且路徑也難以預料,是次哈維即為一例。雖然有關研究僅針對美國本土,但氣候變化乃全球性問題,換句話說,香港亦有可能面對「加強版」風暴。

要解釋氣候變化與風暴破壞力的關係,先要從氣候變化現象入手 —— 氣溫提高、海平面上升。英國 The 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e on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 學者 Brian Hoskins 相信,全球變暖令海溫上升,溫暖海水為風暴提供能量,推動風暴形成及發展。墨西哥灣水域溫度自 1980 至 2010 年間已升溫 1.5°C,而是次的颶風哈維,就被喻為美國過去 12 年來最強的風暴。

圖片來源:路透社

至於海平面上升,與溫度高低亦關係密切。哈維增強並在德州沿岸登陸的地域,水溫高於平均水平 1°C。根據熱力學克勞修斯-克拉佩龍方程(Clausius–Clapeyron relation),平均每升溫 0.5°C,大氣的含水量則增加約 3%。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指出,當地海平面在 2012 年時,已較 50 年前上升超過 1 英尺。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氣候學家 Michael Mann 認為,水量增加意味可能有更大的降雨量與洪水。是次哈維吹襲德州帶來的風暴潮,正好驗證氣候變化如何加劇風暴的威力。

哈維難以捉摸的移動路徑,則與其登陸地區有關。哈維登陸於只有向北及向南的噴射氣流之間,沒有其他氣流可以帶動風暴;故風力減弱後的哈維只能在沿海徘徊,並持續為當地帶來水災。氣候研究顯示,這種異常氣象似乎已成為氣候變化下,夏季的「固定」天氣模式。

當然,風暴的形成屬自然現象,並非由氣候變化主宰,亦無可避免。但氣候變化卻可能加劇它的強度,對環境造成更大破壞,奪去更多的人命。事實如此,質疑氣候變化者,是否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懷疑,開始考慮如何改善氣候問題?受風暴吹襲的國家數目可能只是少數,但它吹襲期所揭示的,卻是一項全球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