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心理學:不留言的網民才是沉默大多數

A+A-
圖片來源:Timothy Krause / Flickr

「識睇一定睇留言」,一語道盡網絡文化下留言之於文章本體的重要性。好的留言可糾錯、可突破盲點,點石為金,為文章賦予新意義。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網媒編輯 Suzanne LaBarre 就深有體會:「有時單單一個留言就足以歪樓,影響讀者對整件事的觀感。」部分受夠撩事鬥非的留言困擾的媒體如「Popular Science」甚至一舉砍掉網站留言功能一了百了,犧牲網民理性討論的機會。究竟,是甚麼令網上留言開始變質?

要剖釋網上留言不得不提其匿名性質。「網絡去抑制效應(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解放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來自本身文化和身份的種種限制,加入統稱「網民」的人群便可暢所欲為。「匿名」一方面鼓勵讀者發聲,參與討論,激發新思路;另一方面又讓參與者抽離角色,加上網絡對話不似面對面交談可觀顏察色,說話對象彷彿只是一個 IP 而不是活生生的同類,以致留言時不留情面,容易傷害他人,有時甚至只求發洩情緒,顯得橫蠻無理。一人失控,網絡罵戰便一觸即發。

去年 4 月衛報一口氣分析 10 年來其網站上 7,000 萬個用戶留言,發現不理性留言,傾向引出更多不理性留言,網民發言彷彿志在匹比言辭陰損程度,最終謾罵聲便如山洪暴發蓋過新聞本身。

雖說網民留言氣勢如虹,影響力驚人,但不同研究都反映,慣常留言的網民,其實只屬小眾。大部分人都不會在網絡發佈內容,包括留言。根據網絡專家 Jakob Nielsen 在 2006 年提出形容網絡文化的「參與不均法則」(又稱 90-9-1 法則,2011 年比例被修正為 70-20-10),有 70% 網民上網時只看不留言,20% 會積極參與討論,只有 10% 會頻繁留言,甚至創造新內容。託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社交平台的福,網民參與度近年有上升跡象,2013 年美國獨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發現 28% Facebook 用戶會留言評論政治議題。2015 年 Engaging News Project 發表報告,反映 77% 受訪者曾在社交平台留言,然而當中 53% 坦言留言頻率低於 1 個月 1 次,換句話說,到今時今日,會留言的網民仍是小眾。

那麼,慣常發出無謂不理性留言的,都是甚麼人?

研究指,發言文不對題、言辭惹火、亂入留言刷存在感的人,多少具虐待狂、馬基雅維利式自我中心和自戀的性格特質,他們享受操縱他人、看人受苦,同時驕傲自大、欠缺同理心。由於短時間內大量發言,他們的留言內容質量往往較低。南加州大學去年分析 Reddit 內 4,000 萬個留言,最終得出結論:花超過 1 小時在網內發言的用戶,留言多較不成熟,亦較少獲得好評。電腦輔助溝通專家 Hardaker Claire 2010 年在「禮貌研究期刊(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發表研究,指出胡亂留言其實是一種自抬身價的行為。他們渴望得到大眾注意和認同,言辭過激致火花四射都能證明他們的存在感,獲得比現實中更高的存在價值。因此,面對這些人,保持沉默讓他們自討沒趣才是上策。即便如此,無視並不會對他們造成實際傷害,畢竟無人知道其真身,這也是為何他們無處不在。

習慣保持沉默的網民又如何?不公開發表個人意見的原因有很多種,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就認為,這多是害怕自己的意見遭人反對之故。根據「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理論,當人們認為自己的意見與多數派相違背,就不會願意說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在公眾平台上,自以為小眾的聲音只會愈來愈小眾。

不過就算大部分人不愛留言,互聯網上仍充斥留言,福布斯 2015 年估計,單是 Facebook 專頁,每月便有 25 億新留言誕生,而 FB 的演算法,留言多寡也是其中一個計算因素,即多留言便會讓更多人看到帖文,結果可想而之。近半用戶承認個人想法會被這些留言左右,若品牌在社交平台上與之互動,更會好感大增。另外,9 成新聞網站設有留言欄。總而言之,不論質素高低,海量留言難免,端看你如何分辨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