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日本的廢墟詩學(上)

A+A-
圖片來源:Kenta Mabuchi/Flickr

所謂廢墟,就是建築物被荒廢後的遺跡。有的可能因為戰火等原因遭受破壞,居民散失後沒有重建就被放棄;也有的完成任務、失去用處後,被人遺忘,漸漸破落。生活在狹小城市空間的你,看見廢墟的第一反應,或者是覺得土地被浪費。因現實中,尤其香港的語境中,所有土地都存在擁有者,而且都被最大化利用,建了商場民居之類。

日本 8、90 年代裡,曾經出現過 「廢墟熱潮」,其一直伸延至 2000 年代。所謂「廢墟熱潮」,是從廢墟或廢棄物出發的一系列相集、電視節目、書籍、甚至旅遊。在這視角中,廢墟被視為可被欣賞與書寫之物,即「廢墟」並非「無用之物」,而是具有意義的個體。這看似矛盾的邏輯,將事實上已經喪失社會功能的建築賦予象徵意義,這無疑是一種都市的詩學,廢墟的詩學。

美術史學者岡林洋以時代將廢墟分為 3 類。第一種是遠古式的想像廢墟,將過去視為消逝的桃花源,例如歐洲文化中的古羅馬;第二種是歷史紀念碑的廢墟,以喚起歷史的記憶甚至傷痛為目的,例如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軍艦島;第三種是非理性主義式的廢墟 —— 或者講是後現代廢墟,違反現代合理都市規劃之物。8、90 年代的「廢墟熱潮」就是第三種的體現。

說甚麼後現代廢墟,怕且所有人都一頭霧水,就是「後現代」已經不知所云。簡單說明一下,大家先不要將「廢墟」想像得太大 ,暫且收窄為「無用的建築」,總之是一切無厘頭、不明所以、無法想像實際用途的建築。

前衛美術家赤瀨川原平在 80 年代提出新詞「超藝術湯馬森」(超芸術トマソン),其後結集出書。湯馬森是 80 年代由美國轉投日本的職業棒球選手,當時備受期待,但最後成績奇差,失球甚至創下紀錄。赤瀨川幽了一默,用他名字來借代所有「依附著建築、又保存完好的無用物」,例子有「半空掛在電線桿上的梯級」、「平地上的橋」等等。

「超藝術湯馬森」可以被視為岡林所講的「第三類廢墟」的典型。失去原有功能的建築,機緣巧合地被保留下來,身為廢棄物卻意外地獲得趣味,成為另類的藝術品。

下篇談日本「廢墟熱潮」的電視節目、書籍等作品。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