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關小門說歧視

A+A-

在英國,中國和香港的留學生人數超過 30 萬。但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其中 4 成中港留學生認為,在英國讀書,曾遭受過種族歧視待遇。此外還有為數相當,曾遭到暴力攻擊,但其中有 4 成,在遇到欺凌攻擊之後,不敢報警。

英國的大學,自由主義氣氛濃郁,幾十年來,不但沒有種族主義,而且傾向特別照顧少數族裔和海外留學生。大學對中港留學生種族歧視,可謂子虛烏有。

但留學生在校園 —— 特別是在排名高的牛劍名校 —— 若人數膨脹到相當,自行組織學生會,維持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特別是當中國留學生協會另有一個由中國大使館遙控嚴密的黨委組織,這就必然將自己「部族化」,自行建造圍牆,與校園的英語和國際主流區隔。

許多中國留學生數理成績出色,但英語能力一般,無法與英國主流展開生活文化層面的溝通。加上來自一個並不崇尚民主的環境,基本價值觀迴異,難有嚴肅或輕鬆幽默的社會文化話題。加上性格內向,你拒絕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固然對你冷漠。

牛津和劍橋,是一個我行我素、孤獨地求學問的地方。即使有學生會,到組織辯論、沙龍討論文化哲學事務,多於煮食聚餐,以及組織文娛表演之類。外國留學生進入此等名校,要點是化整為零,無聲融入學術和學問的主流,而不是另行成立一個小社區。

英國的校園十分寬容,但不等於本地的師生看在眼裡,心中沒有一種看法和態度。既然小社區獨立於主流之外,而且不必說英語,即使有一張學生證,在主流社會中,還是分了等級。

中國留學生投訴,英國漸漸將教育變成留學生意,簽證期末,即刻趕跑,不准留下工作。 貝理雅的工黨時代,留學生畢業,可以得到內政部批出自由覓職的居留一年,讓留學生四出找工作。今日文翠珊在位,此一好客優惠取消。

溝通和交流,必須是雙向的。別人向你開放大門,自己卻關上了小門,一切歸於你交學費、他收錢,然後發給畢業證書的一種貿易。對於了解 GDP 為何物的人,似乎也不必大驚小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