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快時尚還要快網店,ZARA 逆勢擊敗 H&M

A+A-

正當 H&M 的營業額與股價都來到十年低點時,它最大的競爭對手、西班牙 Fast fashion 霸主 ZARA 卻繳交了一張令人驚艷的成績表:該品牌的母公司 Inditex 的營業額與獲利雙雙提升,分別創下了 10% 與 9% 的增長佳績。這在實體零售全面衰退的時代簡直是超過一百分的成績。

關鍵,就在快速從線下實體店面轉換到網絡商店的能力。

根據 Inditex 的財務報告,2017 年旗下所有子品牌在全球線上線下市場的影響力都獲得了提升。報告期內,集團在 30 個地區新設了門店,在全球 93 個國家與地區共擁有 7,385 家門市。

一邊仍在實體快速拓展,一邊也沒把電子商務拱手讓人。根據官網上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Inditex 集團目前在全球 45 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電子商務平台,包括今年第一季新進入的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和泰國。下一個電子商務切入的目標,將是全球人口數目第二大的印度。

這個 1975 年在西班牙西北部一個臨港小城鎮成立的服飾品牌,從成立第一天起就把「快」植入到整家公司的 DNA 裡。他們的優先順序是,時尚,品質,然後是價錢。

時尚代表要快。為求產品出貨到歐洲以外的區域,能在 48 小時內到貨,Inditex 願付出空運成本高兩成的代價;為貼近流行中心,Inditex 把生產重心放在人力成本比中國貴 8 倍的西班牙。

為達至讓人人享受 Fast fashion 的目標,產品即便在中國代工生產,也要運回總部統一出貨分配,而不會留在中國銷售,節省運費跟關稅。

ZARA 分店店面。

不像 H&M 為了省成本而犧牲速度,ZARA 反而為了追求速度不惜提高成本。為了讓商品流動更迅速,它砸下 10 億歐元建立了一個極具效能的物流中心。

Inditex 有一座 500 萬平方呎的物流倉庫。這形同是全球最大網絡商店亞馬遜(Amazon)倉庫的 9 倍。這些從工廠到物流倉庫的衣服是用「滑」的方式,透過天花板上的滑軌,一路滑到物流倉庫內,再分流到不同的桿子上。

每根桿子代表 ZARA 不同的店。每週,ZARA 品牌全球七千多家店會向總部下單兩次,這些衣服,透過條碼自動掃描而「滑入」桿子後,桿子又會把衣服推向紙箱裡,然後,紙箱又自動滑入軌道內,排隊貼上條碼標籤,最後,一樓總計 178 個大門,各自等著一台貨車,每天兩次,把產品運送到歐洲或機場。

一週逾 250 萬件衣服的物流量。ZARA 倉庫裡所有衣服都不能停超過 3 天。倉庫不是拿來「堆放」東西,而是拿來「流動」的。

因為在物流管理上砸下重金,累積了深厚的基礎,讓 ZARA 在切入電子商務變得更容易、門檻更低,也證明了在這個時代,速度與反應能力遠比省錢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