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虛構故事,如何幫助化解冷戰核危機?

A+A-
該小說歷經改編後拍成的電影 The Day After 劇照。

夏威夷早前出現導彈警報驚魂,全民驚慌走避。誤報導彈來襲固然超乎想像,但民眾毫無保留地信以為真的反應同樣觸目驚心,它意味今天國際關係緊繃到核戰隨時爆發也不足為奇的地步。事實上,冷戰時期,美國同樣面臨過這樣的危機,直至美蘇簽約同意銷毀中程導彈的「中導條約」才算告一段落。但原來一份政府文件附錄的虛構小說橫空出世,竟有份化解兩個擁核大國的核戰危機。

1979 年國安研究報告

國安研究報告 The Effects of Nuclear War,是當年專門為國會成員進行獨立研究的美國技術評估局(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OTA)於 1979 年的產物,在 OTA 國安研究員 Peter Sharfman 監督下進行,當時報告指:「即使規模有限的軍事性質核攻擊,也將在美國造成前所未有的死傷及經濟破壞。」它預計最多會有 1.6 億美國人死於核戰中的爆炸、輻射和飢荒。即便核戰平息,人們暫時在倖存的避難所中找到安身之所:「恐慌消退後,無聊煩悶會慢慢取而代之,同樣難頂。」經歷避難期和休養生息期後,社會結構將有大變,倖存人口在空前艱難的環境重建社會的同時,亦無可避免質疑甚至企圖改變社會及地緣政治固有秩序和結構…… 諸如此類說得一本正經,但真正說得美國人心驚的,是附錄中的一篇虛構小說。

後「世界末日」:核戰後的世界

電影 The Day After 劇照。

附錄文件中有一篇出自「華盛頓郵報」和「新聞週刊」記者 Nan Randall 之手的虛構故事 Charlottesville。Randall 曾擔任「全國理性核子政策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For a Sane Nuclear Policy)」總監,因有份合著轟動一時的報章連載故事而受 OTA 注意。

事緣 Randall 於 1978 年受美國軍控協會(Arms Control Association)行政總監 William Kincade 的邀請,為報章 St. Petersburg Times 創作一個以核戰後世界為舞台的故事,設想核彈降臨後該地景況。故事情節真真假假,包括預計核彈在該區降落的準確位置、緊接而來總統的應變行動、首爆後虛構平民 Wechek 一家藏身家中衣櫥卻不幸被第二枚核彈擊中、行人措手不急下唯有躲進明知形同虛設的銀行核輻射避難所、受創傷後遺折磨的女孩不吃不喝不說話、片刻離不開父親等等不忍卒睹的末日情境。故事一連 4 日在頭版連載,當時文題正是「世界末日(Doomsday)」。

大概由於描寫逼真叫人過目難忘,Randall 很快就得 OTA 邀請為 The Effects of Nuclear War 撰寫小說 Charlottesville 作為附錄,模擬核戰後生還者面對的遺禍,說的卻再非無辜小人物的悲情,而是社會失序崩潰的預言。小說描寫未被核彈波及的「淨土」夏洛蒂鎮,大量被核災驅趕的難民短時間內湧入使人口翻倍,社會動盪,糧食見底,燃油與電力供應不足連務農都成問題。另一方面,原居民敵視難民,指責額外人口只會為城市復興工作拖後腿,不同階層與種族的居民互相仇視,勢成水火。社會分裂危機,甚至讓極權主義、中央集權的「城市領導人」乘勢而起…… 這篇小說連同國安研究報告一同出爐後,科學雜誌「新科學人」將之形容為整份報告中最生動有力的部分:「虛構內容對災難的描寫更細緻逼真,比解釋艱澀核輻射原理的技術性細節更有臨場感和說服力。」這大概也是為何其時核浩劫小說多如星宿,唯獨 Charlottesville 得到官方研究員承認登堂入室進入國會。

儘管小說描寫聳人聽聞,Sharfman 後來憶述:「我覺得其實我們挑出來描寫的情況已經算比較樂觀了。我們假設大家在大難臨頭時仍可保持公民意識,與鄰為善,不至於掀起大型搶劫和暴動,引致戒嚴或無政府狀態。但其實沒有人說得準,畢竟在危害數以千萬計生命的核災,與人命一起消弭的還有珍視每一條性命的人性……」

電影 The Day After 劇照。

虛構小說轉世,促成美蘇自毀中程導彈

報告引起軒然大波後一度沉寂,直到 1982 年史丹福大學物理學家 Michael Riordan 得悉列根政府減少報告印量,暗裡壓制相關研究後,果斷借用報告內容,稍作修改後出版 The Day After Midnight: The Effects of Nuclear War 一書。由於政府文件版權屬於公眾領域,Riordan 引用並無抵觸法律。該書銷量驚人,在充斥核災小說的出版市場中無出其右,後來更被美國廣播公司(ABC)製作室看中,根據報告及小說內容改編拍成電視電影 The Day After。據估計當時全國 2.3 億人中有 1 億人收看,創下電視歷史傳奇。電影獲得艾美獎 12 個提名、兩個獎項。幾年後,列根與戈爾巴喬夫簽訂「中程導彈條約」,協議自行銷毀中程導彈。其時導演 Nicholas Meyer 收到列根行政團隊的電報:「別以為你的電影跟這件事沒有關係,它脫不了關係。」列根後來在回憶錄揭露,電影使他們不得不慎重計算核災可能造成的傷亡。在種種痛陳核武器競賽利害的研究數據中,偏偏一個虛構小說,成了核危機的一劑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