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我的駕駛態度,不是只有司機一人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九巴意外,涉及危險駕駛的,理應不只司機。一家巨型專利交通運輸公司,就如一輛載滿乘客的雙層大巴,無止盡衝成本下限的紅燈,其實也屬危險駕駛。九巴 2015 年及 2016 年均錄得巨額盈餘,當然可喜可賀,但如果從整個都市的安危考量,則未必是好事。

都市奇蹟

全世界甚少大城市像香港一樣,人車極度密集,路面主要大型交通卻是依靠大型雙層巴士。或許香港人早習慣旺角的人車同遊,但在外國實屬罕有:在有如單程路闊度的雙程路上,於峭斜山村野徑,任雙層巴士載著百多人,穿梭往來。神奇的是,巴士交通意外卻相對不多,這種高難度的都市交通運作,巴士司機的高超駕駛技術應記一功,但也反映司機的神技微妙地主宰著整個交通系統的穩定及安全。此所以稱職的巴士司機大有人在,重點倒是要問,現時管理系統是否能聘請到合適人才,及鼓勵他們成為一名稱職的巴士司機。

他為何還在駕巴士?

駕馭鐵皮巨獸的巴士司機,薪酬水平及社會地位一向低落。巴士專利營運下,沒類近競爭對手提供人工對比,巴士公司可以極限尋探人工底線。正常的市場常識,薪水愈低,能夠挑選的人才自然愈少,招聘人手困難之下,或會將貨就價,甚難作嚴謹核查品格、背景及體格,也由於新人難請,管理系統也漸缺動力定時檢測現職司機的質素。這可能解釋了為何一名有前科的巴士司機,還可以繼續駕駛這頭鐵巨獸。

再且,由於長工時結合補水制,總比多請人划算,加上起薪點低下,所以構成巨大加班賺取加班費的動力。當然香港會稱此為「搏殺精神」,而這種由公司刻意鼓勵的搏殺,卻可能造就一場沒有人想看見的謀殺。

直接承受顧客壓力的前線員工,薪酬也該包含忍耐各種無理對待,香港諺語:「份糧包咗」,薪金與忍耐必然有著正比例的數學關係,薪金愈高,必然愈忍得,因為誰也怕失去工作。不過,當巴士司機既要面對香港道路上的激烈競爭,還要承受乘客的「問候」,而大老闆卻有事失踪…… 當然,除了錢,一家關顧員工的公司,會更加明白,除了派錢讓員工忍氣吞聲,維持暢順運作,還可能會定期為員工安排情緒輔導,或給予員工工作的榮譽感。

專利並不等同專享盈利

現時有建議,透過科技偵測及中央監控,維持運作安全。但飛機現時也設自動導航,仍須機師坐著,以面對突發事件。當在控制室中人員監測到路上有巴士即將發生危險,能有足夠時間應對嗎?就算採用人工智能,理論上,不會再出現超速及瘋狂駕駛的問題,但香港路面情況千變萬化,再加上巴士上百多名乘客的變數,以及和法例的配合,要 AI,相信也非十年八載之事。

交通運輸屬服務業,最重要的資產是巴士及前線司機,如果缺少司機,一天也運作不了,這不是甚麼同情勞工的左翼理論,而是最市儈的商業運作考慮。因為管理層理應知道核心利潤來源所在,說穿了,巴士有多少娛樂,有多少免費 Wi-Fi,皆屬次要,在乘客心目中,最重要是班次足夠、準時、舒適且安全地到埗。但不少企業,營運日久後,就會忘掉本業(例如為人詬病的路訊通),也忘掉初衷,並把為企業帶來營利的前線員工,視為可被隨時替換的部件。除了甚麼會計師、律師,司機也是專業,而一家公司是否光采,一個管理系統是否有效,則視乎當中員工活得是否 Decent。以此次為例,如果九巴在招聘、待遇及查核方面多下一點功夫,說不定能避免意外,也省下一大筆捐款及公關開銷或罵戰,我也是巴士乘客,也是香港人,現在因犯錯而失去人命的,並不是公眾,是公眾授權政府發牌的公司。

不過,這也不奇,「專利」在長期運作之後,往往就有「專享盈利」的誤解,但政府賦予專利,也同時與該公司同步承擔背後政治及社會責任。公司及政府的旗艦人物出來面對死傷家族低聲下氣,撫卹協助,天經地義。所以用慈悲及同理心評價此次事件及事後安排,是十分厚道,因為對員工及社會負責,是該「專利」公司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