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皇值得拿諾貝爾和平獎嗎?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懷舊也好,戀殖也好,不少港人對英女皇有種情意結,至今還愛稱她一聲「事頭婆」。這位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確是德高望重受人敬仰,但這樣是否等如,她值得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英國「每日電訊報」日前引述消息報道,指多個英聯邦小國有意提名英女皇角逐殊榮,表揚她 60 多年來對英聯邦的服務和貢獻,女皇堅定的外交,維持了聯邦的效能與活力。此事或於下週舉行的英聯邦國家元首會議進行討論。皇家英聯邦協會會長 Lord Howell 直言是個好主意,多名次官私下表示支持,就連資深工黨議員 Frank Field 也力撐提案。

適逢明年正是英聯邦成立 70 周年,假如英女皇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將是對組織及其領袖的美好肯定,也會創下英國皇室的先河。很多歷史學家及外交官亦認為,能讓這麼不同甚至偶爾交戰的成員國凝聚起來,全賴英女皇認真處理英聯邦事務。然而,並非所有人同樣覺得,她為全球利益創出無私的力量。

英聯邦在 1931 年成立,由多個前英國殖民地及一些獨立國家組成,現有 53 個成員國,約 24 億人居於其中。倫敦大學英聯邦研究院主任 Philip Murphy 在著作 The Empire’s New Clothes: The Myth of the Commonwealth,卻指它「是個無關重要機構,沈溺於帝國記憶的缺失之中」,質疑英聯邦能否「擺脫大英帝國的陰影,成為一個基於共同價值觀、而非共同歷史而成立的組織」。

對於英聯邦有意提名英女皇角逐和平獎一事,歷史學家 Richard Drayton 直言「是個荒謬的想法」,但他認為「既然主持過轟炸柬埔寨的基辛格,以及當時尚未有何建樹的奧巴馬,均也能夠獲獎,可見門檻已被降低」。

同樣研究大英帝國及英聯邦的歷史學家 Ashley Jackson 則相對寬容,他認為英女皇阻止英聯邦淪為一個全為推動英人利益的白人俱樂部,並協助英聯邦成為一個「由獨立民族國家合組的多種族社會」,她亦為自己塑造出一個獨立於英國政府的國際角色。「英女皇以其軟實力,為英聯邦成員國之間的關係、以及英國與英聯邦之間的關係,帶來正面影響。」

諾貝爾和平獎在每年的 1 月 31 日截止提名,假如英聯邦在下週未有定案,尚有好幾個月從詳計議。不過,想當年安妮公主因在「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的熱心服務,獲時任贊比亞總統 Kenneth Kaunda 提名,最後卻由戈爾巴喬夫贏得此獎。英女皇就算真獲提名,可能也只是名陪跑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