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業不振,日本連鎖家電改賣美妝、藥妝跨界賣保險?

A+A-

市場調查公司捷孚凱日本(GfK Japan)調查顯示,2012 年以來,連鎖家電業陷入瓶頸,市場規模始終徘徊在 7 兆日元左右。為了突破,他們紛紛把觸角伸向家電以外的產業,其中動作最大的,就是 Bic Camera。

原宿竹下通街頭是日本流行文化的勝地,與 Bic Camera 這種科技宅男的風格似乎不太相符,但在去年底,這裡開了全新的精品店 Bic Camera Select。店內除了家電,還擺有許多化妝品、日用品、醫藥品。它的目的,是希望跨界經營能帶來新收入。

Bic Camera 開設精品店想要切入藥妝市場,同業中的龍頭山田電機則涉足家具販售、住宅翻修,甚至投資新創企業 FOMM,準備販售電動車。另一間以數碼家電為主力的野島電器(Nojima),砸下 250 億日元,收購家用網絡供應商 Nifty,企圖吃下智能家庭聯網的大餅。

諷刺的是,連鎖家電業者以為精品藥妝生意好賺,但藥妝業者也覺得自己營業額碰頂。

位於原宿竹下通的 Bic Camera Select。 圖片來源:ビックカメラ船橋駅FACE店/Twitter

對許多觀光客來說,日本藥妝店絕對是遊日必定朝聖之地。雖然整體藥妝市場規模持續成長,但自 2011 年起,單店平均營業額開始衰退,讓各家開始苦思突破之道。

日本第一大藥妝連鎖松本清,從去年底開始賣保險。他們與日本前三大保險公司第一生命合作,不只賣醫療健康,更順便賣服務,最主要的目的也是要想辦法擴張,提高門市的產值。

事實上,不只賣保險,還推銷健康檢查。該公司在實驗門市「松本清實驗室」,就提供可進行量血壓等簡易健康檢查的空間。

大型零售業兼營保險商品並不少見,不只家居業的宜得利(Nitori)是其中之一,專業藥局和藥妝業界也都有前例可循。連鎖藥局日本調劑自 2009 年起,就在門市銷售保險商品,藥局兼售藥妝的 Pharmarise 也自 2017 年 10 月起,開始在門市提供保險商品說明與銷售服務。

相較於這兩家同業由保險業相關從業人員駐店,松本清雖然開始銷售保險,卻只是在門市擺放商品文宣,沒有特別的對應措施。如果消費者需要詳細說明,還須向松本清索取資料。

同樣面臨市場飽和壓力的,還有全日本超過 5.5 萬門市的便利商店。業界老二全家陸續涉足自助洗衣健身事業,預計在 2019 年度結束前,推出 500 間兼營自助洗衣的門市;兼營健身房的門市,也預計在今後 5 年內推出 300 間。

因本業不振,就改朝多角化經營的做法,真的會有效?事實上,他們各自想要踏足的市場,競爭早已激烈無比,若沒有以自身優勢出發,做出差異,根本不可能從既有業者口中搶到一口飯吃。

以藥妝為例,Bic Camera 雖然也在自家大型門市兼售藥妝,但相關營業額不過 150 億日元左右,要對抗營業額動輒 5,000 億日元以上的連鎖藥妝店實非易事,光採購便缺乏規模效益。

而松本清想要賣保險,也沒有深入結合藥妝店的特性,僅僅把 DM 放在店面,很難想像消費者為甚麼要在買保養品時順便簽下保險。

日本產業分析師觀察,多角化戰略要奏效,面臨的是更高的門檻,能否活用現有事業的長處面對挑戰,將是成功與否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