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日式英雄在特攝的框架中充滿掣肘,世界觀建立和角色塑造的局限,衍生出如故事單薄或設定矛盾的問題。角色互動流於純屬入鏡而欠系統性描寫,出現「在地球快完蛋時,之前那群傢伙跑到哪裡」,或者「故事終盤已經通神成仙的舊角色,在新劇場版中打拳頭交」的荒謬情況。然而,在前文提及的財政硬傷與軟件不足外,觀眾期待與市場策略也是一大問題。
首先,日式英雄特攝的預計觀眾群普遍是兒童,於是演出將成人元素控制於可在日本電視台播出的程度。平成系列的假面騎士在「Kabuto」中段開始出現低齡化,在往後的作品中愈見嚴重。超級戰隊更是鐵了心,往兒童向劇情走到底。十年前 Bandai 在假面騎士「電王」與「Decade」的身上試出新市場,發現除了小朋友外,每星期坐在電視機前看特攝的,還有照顧小孩的母親,以及擁有少年情懷的成年人。於是近十年的日本特攝的觀眾市場分了三瓣:吵著要買玩具的死小孩、望著帥帥小生角色面紅的師奶、還有人老心未老的懷舊成年人。結果是特攝片在賣新角色的新玩具外,同時還在賣舊角色的新玩具,而間接也捧紅了一堆主角。
筆者不是想說美式英雄漫畫的讀者有多高質,而是當他們被拍成電影時,觀眾不會只有漫畫本身的讀者。拍電影不是純粹打開鏡頭就行,製作公司要想定到底有誰入場賣賬。而荷里活所拍的英雄漫畫改編作品時,他們拍出來的不是「英雄電影」,而是「動作電影」。於是入場觀眾即使從來未看過漫畫,也可以從爆炸飛車等場面中獲得一般「動作電影」的滿足。
出名如蝙蝠俠、超人、美國隊長之類早已家傳戶曉,但「鐵甲奇俠」第一集上映之際,試問有幾多入場觀眾認識這號人物?但即使一竅不通,普通大眾仍可付錢入場看個爽。相比之下,會買飛入場看特攝電影的,基本上只有上述三類人。因為沒有看過電視劇、對角色沒有基本認識的話,你根本看不懂這群人在演甚麼。日本英雄電影脫不出「特攝」的框架,拍再多的電影,都只是電視劇的延伸。
留意我上面用的字眼是「普遍」,因為成人觀眾的特攝市場早已存在。2005 年的假面騎士電影「The First」、加上後作「The Next」,將一、二、三號的故事從較為現實的角度重新演譯,時間上比漫威第一作的「鐵甲奇俠」還早一年。可惜電影故事爛出彩來,只有帥帥的皮套可以一看。延續該理念的是兩年前的「Amazons」,在 DC 式的暗黑濾鏡中打個血肉橫飛。一般讀者可能未曾聽過東北新社的「牙狼」系列,更是硬橋硬馬的深夜節目,血腥色情的描寫毫不保留。可惜現行日本的特攝的主流製作策略仍然是以電視劇為主,而預想的電影觀觀眾也僅為「特攝迷」。前文所述的成人化作品,骨子裡也是「成人特攝」,不具一般動作電影的招客能力。
日本的英雄片可謂成也特攝、敗也特攝,這個類型造就了其別樹一幟的風格,但同時局限了其發展市場。總括而言,如果企圖將假面騎士或奧特曼,推上如漫威式電影系列的水平,首要任務是擺脫「特攝」本身死板的框架,在別的媒體市場中多加嘗試。在建構出更豐富的角角互動與世界觀、累積更多不同類型的觀眾後,才有足夠的本錢拍大電影,雖則最快恐怕已經是廿年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