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鬧劇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退歐議案,是 1918 年以來,英國政府最大敗仗。首相被逼宮,幸而文翠珊保住了首相之位,如果由信奉馬克思福利社會主義的極左領袖郝爾彬極可能上台,不但英國會陷入災難,英美關係隨時會大面積破裂,對西方的穩定,危害非同小可。

退歐公投,本來只是英國國內反伊斯蘭等新移民由歐洲大量湧入的一場公投,實際上是所謂的「單一議題公投(Single Issue Referendum)」,但英國人一向含蓄,加上若制止由歐洲來的移民,就必須脫歐。事情就此鬧大了。

事實證明全球化之下,阿拉伯及其他異族國家湧入西方文明地區的新移民,整體來說,無法融入西方文明主流,還頑固地堅持自己與西方民主自由價值觀不同的那套「國情」或「文化傳統」,漸成威脅西方文明的最大禍患。

英國脫歐,是這類有害的全球化潮流之下衍生的一場鬧劇,但這場鬧劇,英歐先兩蒙其害。

英國國會表決失敗,只有 3 個結果:

一是仍由文翠珊主持硬脫歐,不顧一切,在沒有協議之下,3 月 29 日零時之後,英國中止與歐洲一切盟約條款關係。

但這樣會產生大恐慌、大混亂、大困惑。如在這一天之後,在英國讀書的歐盟學生,地位有變,須即終止課程回國。在歐洲的醫院,正在接受手術治療的英國病人,在零時那一秒鐘開始要停止接受治療,拔喉拉管。硬脫歐如同社會戰爭,英國可能出現「黃背心」社會暴亂。

二是英國向歐盟申請緊急延期退歐,讓文翠珊再次尋求談判,有如中美貿易的談判,中國盡量拖延一樣。幸災樂禍的歐盟,本來也要面對重重危機,其實應急需改革,但時間明顯不在英國這一邊。

現在若即大選,結果很可能是工黨的郝爾彬上台。郝爾彬早學會見風使舵,一改從前他本人及其黨支持脫歐的立場,改而宣佈留歐。這樣一來,公投結果即被這個聲稱民意最大的左翼馬克思主義領袖推翻,加上郝爾彬思想作風極左,公投過退歐的英國人,包括保守黨,會產生忿恨,一樣會走上街頭。

若現在舉行大選,很可能會由工黨的郝爾彬(中)上台。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三是接受現實,再度立法展開第二次公投。

這樣做是最現實的辦法,但若像上次一樣,只讓普通多數決定結果,如上次一樣相差百分之四,無法平息敗一方的怨憤。

若舉行第二次公投,因為茲事體大,必須重新定例:公投任何結果,必須以三分二絕大比數決定。

這是杜絕了上次僅以百分之四些微多數引起的社會大分裂。當然,這樣也會產生動盪,但以 3 個方法來說,這樣的動盪最輕微,而且最終也能被消化。英國可以體面下台。

本來以第三方案最為現實,但又在憲制和立法方面,要從頭計議。

因為英國是一個講謹慎法治的國家。第二次公投若無端端修改僅百分之四多數的規定,只會引起另一場爭論。

千里來龍,歐洲由「共同市場」進一步到歐洲共同體(EC),最後發展為如蘇聯一樣的歐盟(EU),不顧國情差異、經濟實力的分別,強行推行大一統,證實禍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