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成主流,穿戴式裝置將捲土重來?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五年前,當智能手機的銷售開始趨緩,科技巨頭紛紛把下一波成長動力寄望在穿戴式裝置上,Google 推出了眼鏡,蘋果推出了手錶。前者一度被嘲笑是昂貴的失敗品,因為找不到定位而胎死腹中;後者在時尚飾品與電子通訊間來回擺盪後找到了新的出路:個人健康管理。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 預測,2019 年全球穿戴式裝置出貨量將達 2.25 億台,年增長 25.8%。2019 年使用者花費在穿戴式裝置的金額預計將達 420 億美元,其中智能手錶為 162 億美元,佔比將近 4 成。

這是拜蘋果在去年推出的第四代 Apple Watch 所賜。創新的感測器能監測心臟跳動,並與醫療機構串連。一旦心房纖維出現顫動現象,手錶會立即警告使用者;倘若進一步因為心跳異常發生昏厥或跌倒等狀況,還能幫你通知醫療機構,確保使用者在中風或心臟病發之前就能獲得醫療協助。

這個號稱「為健康生活所設計的終極裝置」,一推出就吸引了美國第一大保險公司 United Health 與 Ing 等保險業者高度關注。對他們來說,顧客發生任何意外都代表著大筆賠償金,只有健康地活著才能保障源源不絕的保費收入。所以他們紛紛對購買自家保單的客戶推出補貼方案,希望他們能配戴 Apple Watch,如果受險人固定將健康數據回傳給保險業者,保費還可以調降。

在第四代產品終於找到健康醫療這個殺手級應用後,蘋果下一步是把監測功能擴展到血壓、血糖、體脂肪和體溫等。其中與肥胖相關的病症,正是各家健康醫療新創公司亟欲解決的問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全世界有肥胖問題的人口超過 6 億,糖尿病前期患者更超過 4 億。單就美國一個市場,一年在肥胖問題上所產生的醫療支出就高達 1,780 億美元,這對需要提供醫療保險的美國企業來說是非常沈重的負擔。

然而透過穿戴式裝置,結合物聯網科技與醫療機構,再搭配獎勵機制,似乎就能有效提升員工健康,降低企業保費支出。

美國一家名為 Vitality Group 的公司,補貼員工以 25 美元就能擁有一隻 Apple Watch,條件是:每天必須按照公司健康護理人員與營養師提出的運動與飲食規劃,為期兩年。在蒐集了 40 萬筆使用者資料後,Vitality Group 發現,使用者在兩年內,活動力提高了 34%。

在台灣,於在職保健與健康檢查方面擁有超過 6 成市佔率、同時也是健保署「健康存摺」合作夥伴之一的永悅健康,運用的也是類似模式。他們開發出的個人雲端健康管理系統,能夠與 Apple Watch、Google Health 連接。過去 3 年曾幫一家擁有百萬員工人數的跨國企業,有參與健康管理與減重計劃的員工,平均每人減掉 5.4 公斤。該公司並開發出創新的臨場職護服務平台 H2U eXpert,協助二百人以下的中小型企業用共享經濟的方式擁有專業的職場健康照護。

事實上,穿戴式裝置在醫療上的應用才剛開始,就已經有人迫不及待把科技從「穿戴」變成「植入」,例如生物晶片。相關領域的學者認為,比起手機、手錶、手環等用感測的方式蒐集資訊,生物晶片的隱私顧慮更小,特別是在使用者沒有接觸感應器的情況下,植入的晶片基本上等同於一顆超迷你硬碟,儲存的資訊並沒有外露之虞,效能更高。

看來關於醫療健康的應用,的確是蘊含最多下一代科技新創力量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