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身粉致癌未解又捲入鴉片風暴,強生面臨史上最大危機

A+A-
圖片來源:MARK RALSTON/AFP/Getty Images

美國近年深受鴉片類藥物氾濫帶來的危害,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P)數據指出,從 1999 年到 2017 年,至少 40 萬人死於過量服用藥物鴉片類藥物(OD)。其中被認為是罪魁禍首的「止痛藥之王」普渡製藥(Purdue Pharmaceuticals),正面臨將近 2,000 宗訴訟,賠償金額恐超過 100 億美元。

不過更令人震驚的是,全球醫療保健龍頭強生(Johnson & Johnson)也捲入了這場鴉片風暴之中。今年 8 月,奧克拉荷馬州政府向地方法院提出控訴,裁定強生有販售鴉片類藥品,並製造原物料轉售給普渡製藥等大型鴉片類藥物製造商之罪嫌,賠償達 5.7 億美元。

作為醫藥界的模範,強生的良好聲譽奠基於 1982 年。當時伊利諾州有人在止痛強效藥 Tylenol 瓶中下毒,強生當年毫不猶豫地命令相關產品全部下架,等於賠上營收貢獻高達 20% 的核心產品。此舉雖然嚴重影響強生該年的獲利,但卻換來了長達 30 年的道德美譽,還成為商學院的研究個案。

不僅消費者信賴強生品牌,就連資本市場也給予高度評價。過去強生的股票就像是債券一般能穩定獲利,但被鴉片風暴的訴訟徹底重創。5 月底至今強生聲譽評級已從「強大」降至「平均」;2016 年,它還是全美前十大知名企業,如今卻已跌出百大之外。

由 Mallinckrodt 製造的 30mg 羥二氫可待因酮止痛藥。 圖片來源:路透社

所謂鴉片類藥品,指的是羥二氫可待因酮(Oxycodone,又稱奧斯康定)、可待因(Codeine)和芬太尼(Fentanyl)等鴉片類藥物,可用來止痛但也容易上癮。其中羥二氫可待因酮又被稱為「土製海洛因」、「便宜海洛英」,內含可待因酮,止痛強度約為嗎啡的 2 至 4 倍。許多病人一開始只是因為慢性病或局部疼痛而就醫,當毒癮強到止痛藥也無法滿足,就轉而尋找海洛英等其他毒品,從病患淪為癮君子。

「不幸的是,正如醫師行醫前要宣誓,製藥商也要遵守醫界規範。」羅格斯新澤西州立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主任 Lewis Nelson 說:「鴉片類藥物蔚為流行,就是任何事都可能出錯的例子。雖然罪魁禍首是普渡,但所有關係方都難辭其咎。」

根據奧克拉荷馬州政府向地方法院提出的證據,強生自 2002 年起針對四十歲以下的高濫用風險男性患者推廣貼片劑 Duragesic。這是一種基於成癮性麻醉藥品芬太尼的產品,止痛效力比嗎啡高 50 至 100 倍。根據州政府提供的文件,強生涉嫌向麻醉醫生大力推銷此種藥品。

2008 年,強生停止推銷 Duragesic 貼片劑,但沒有喊停販售;2015 年,開始脫手鴉片類藥物業務,將口服止痛藥 Nucynta 等產品一併賣給加州同業 Depomed;隔年再賣兩家子公司給投資公司 SK Capital。州政府認為,最終這些藥品的流向就是到普渡製藥身上。

強生面臨的麻煩不只「鴉片戰爭」,還有纏訟 20 年的嬰兒爽身粉致癌官司,以及抗凝血劑拜利妥(Xarelto)導致體內出血的官司。作為在全球擁有上千萬消費者的知名品牌,強生無論如何必須捍衛自己的清白,也必須抗戰到底,因為一旦認輸,不只高價賠償金會讓公司破產,信譽也將毀於一旦。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引用牛津大學企業聲譽中心主任 Rupert Younger 的說法,認為聲譽的元素是能力加品德,強生在製藥方面游刃有餘,但應該加強自我批判:「回頭重新審視過去提供醫師開立處方箋的建議,是完全合理的作為,這樣才能形塑一套讓眾人理解、認識鴉片類藥物使用程度和規模的正確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