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尼泊爾共產黨會加入戰團?

A+A-
去年 11 月,一群尼泊爾學生就邊界問題在加德滿都示威抗議。 圖片來源:Saroj Baizu/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除了中國、古巴、越南北韓寮國五個專制國家,世上還有第六個由共產黨掌權的國家,她就是尼泊爾。尼泊爾自 2006 年起變成民主共和國家,尼泊爾共產黨(Nepal Communist Party)透過民主選舉執政,他們除了推崇馬列主義,更打正旗號支持毛澤東主義。尼共上台後,立場親中,近日中印衝突之際,就乘機向印度挑起領土糾紛。

尼泊爾人口約 3,000 萬,放諸全世界來講,不算是小國,但卻夾在兩個 10 億人口大國之間,於是國內的政黨不是親印度,就是親中國。尼泊爾大會黨(Nepali Congress)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早在 1950 年創立,當時尼泊爾還是君主專制時期。他們一直是當地民主運動的中堅分子,也被視為親印派的代表。由於尼泊爾和印度文化相近,全國有超過 80% 人口是印度教徒,所以關係向來深厚。

可是兩國之間也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最直接的是領土糾紛。兩國邊界長達 1,880 公里,當中尼泊爾西部有三個地區一直存在主權爭議,分別是里普列克山口(Lipulekh)、卡拉帕尼(Kalapani)和利姆皮亞都拉(Limpia-Dhura)。三個地區加起來共佔 370 平方公里。現時尼泊爾和印度的領土劃界,只是建基於 1815 年的蘇高利條約(Treaty of Sugauli),當時英國佔領印度,並一舉打敗尼泊爾王國,雙方以馬哈卡利河(Mahakali River)劃定國界,然而並未清楚考察河流源頭,所以領土爭議一直糾纏不休。今年 6 月 18 日,正值中印衝突,尼泊爾總統班達里(Bidhya Devi Bhandari)就簽署國會提交的憲法修訂,把上述三個受爭議地區納入新的尼泊爾地圖,印度朝野震怒,也令印度的對外政策再生枝節。

除此之外,國內政治因素也很重要。1949,即中共建政之年,尼泊爾也組建了共產黨,後來分裂出逾 30 個政黨,當中很多受惠於毛澤東的世界革命方針而取得資源,得以在國內壯大。至 1990 年,左派勢力團結起來,與尼泊爾大會黨一起迫使國王推行民主改革,一批共產黨人就合組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參與民主選舉。可是,激進派的毛澤東主義者並不滿意,他們希望完全推翻尼泊爾王室,並在 1994 年組成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發動長達十年的「人民戰爭」。2001 年尼泊爾國王賈南德拉在王室血案後即位,又推翻民主政制。

最終,在 2006 年,尼泊爾大會、尼共(聯合馬列)和尼共(毛主義)合作,共同推翻賈南德拉政府,翌年尼泊爾正式變成民主共和國。尼共(毛主義)在選舉中,成為國會最大黨,2011 年也勝出總理選舉。在 2018 年,尼共(聯合馬列)和尼共(毛主義)合併,聲勢更加浩大。合併後的尼共,即現時尼泊爾的執政黨,有一半以上黨員本來就屬於毛澤東主義者,由意識形態到政黨歷史都與中共關係密切。他們反封建、反印度種姓制度,刻意與印度保持距離。同時,尼泊爾近年積極吸引中資,建造水壩,連公立學校都推廣中文教育

英語傳媒 The Quint 的評論文章指,尼泊爾總理奧利(K.P. Sharma Oli)試圖透過燃起反印情緒,鼓動尼泊爾的民族主義,以鞏固尼共勢力。在武漢肺炎爆發後,尼共劍指印度,指該國抗疫不力,牽連尼泊爾;其土地改革政策,亦深得年輕人支持。相反,大會黨形象守舊,難以吸引年輕選民,偏偏尼泊爾是非常年輕的國家,全國 52% 人口為 24 歲或以下人士,中國投資帶來就業機會,令印度的經濟影響力減退,此消彼長下,尼泊爾只會愈來愈向中國「一面倒」。然而親中可能還是有其後果,6 月 23 日,在尼泊爾向印度挑起領土衝突後不久,當地媒體就報道,中國以修路為名,吞佔尼泊爾接近西藏的 33 公頃土地,而尼共政府就僅回應可能會增設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