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爭一周年:智利全民公投制憲

A+A-
10 月 18 日,智利示威者在抗爭一周年上街。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一年前,香港街頭動盪之際,智利車費加價同樣引發激烈抗爭,矛頭直指國家體制不平等,血腥鎮壓並未平息民眾怒忿。國會最終同意在今個星期日(10 月 25 日)全民公投,決定是否由民選代表制訂新憲法。以下是公投的兩項議題:

  1. 智利是否應該召開制憲會議,以撰寫新憲法?
    (是/否)
  2. 是的話,制憲會議應如何組成?
    (50% 國會代表和 50% 民選代表/100% 民選代表)

民意調查和專家分析同樣反映,民眾大比數支持撰寫新憲法,更有過半數選民傾向 100% 民選代表組成制憲會議。

公投前夕,有工作人員在票站內進行防疫消毒工作。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西方學院(Occidental College)政治學副教授 Jennifer M. Piscopo 與威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政治科學與國際事務學系教授 Peter Siavelis 指出,國家通常是經歷戰爭或民主過渡才會制憲,智利這種制憲時機比較罕見;假如制憲會議最終全由民選代表組成,更是開創民主歷史先河。

現行憲法:軍事獨裁的遺產

為人詬病的現憲法,其實是由惡名昭彰的獨裁者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所制訂。1973 年皮諾切特軍事政變上台,1988 年因公投喪失權力,智利此後邁向自由公平選舉,但修憲工作遲遲未有展開,憲法依舊偏袒在位者,減少政權因選舉落敗而交接的機會,人民又欠缺監察政府的機制。

1990 年代起智利經濟起飛,經濟增長平均維持每年 7%,令政治矛盾得到紓緩。但自由放任的市場制度,政府不作適度規管,富裕階層享受低稅、貧民卻缺乏社會安全網,長遠加劇貧富懸殊,社會經濟矛盾也日漸表露無遺 —— 如今智利 10% 最富庶人口,佔近 40% 全國收入,是發達地區中最不平等國家之一。

當其他拉丁美國家先後推行憲政改革,如 2008 年玻利維亞制訂新憲法,承認自身為多民族國家,保護原住民語言、文化和土地。但智利卻始終落後形勢,無論左右翼總統上台,最後都因循皮諾切特的憲制框架,僅在 2017 年增加國會議席、提高選舉競爭性,都屬小修小補,徹底改革憲政的壓力也愈加高漲。

如何組成平等的制憲會議?

10 月 18 日,智利中部城市基爾普埃(Quilpue)有示威者與防暴警察衝突。 圖片來源:路透社

智利抗爭運動始於去年 10 月 14 日,首都聖地牙哥市民不滿車費加價而示威,民怨一發不可收拾,一星期後全國 100 萬人上街,學生爭取免費高等教育、退休人士要求增加退休金、工人爭取更高薪酬、女性要求停止針對女性的暴力,當中還有更根本的憲政改革。

除了春夏之交的武肺高峰期外,智利示威活動從未間斷,聖地牙哥市中心受到破壞,全城 3 分 2 地鐵站被毀,警方發射橡膠子彈鎮壓,屢屢傳出凌虐和性侵示威者的醜聞。去年 10 月至今年 2 月期間,數百人受傷、36 人被殺。為平息內亂,國會終於承諾舉行制憲公投。

Piscopo 和 Siavelis 指出,假如新憲法由民選代表制訂,將可望大幅削弱傳統政治精英的政治影響力,而女性有望取得更大話語權。皮諾切特當年的制憲會議有 12 名代表,其中只有 2 名女性,智利女性主義者目前正高呼口號「不要再沒有女人」,又要求制憲會議男女比例各半,還有聲音要求為原住民預留議席。

新制憲會議的組成,能否公平反映社會各持份者利益,勢必決定智利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