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的摩提舍獨立運動

A+A-
2008 年,「摩提舍聯合民主陣線」成員在加德滿都街頭示威,為德賴地區爭取更大政治權力。 圖片來源:路透社

面對政治壓迫,以及各種社會經濟矛盾,一些地方民族會希望進行獨立運動,令自身真正得到自由、民主和尊嚴。南亞小國尼泊爾在 2006 年爆發革命,結束君主制,走向民主化道路。可是,建立普選制度後,該國依然要解決複雜的種族問題,近年尼泊爾就出現所謂的摩提舍獨立運動(Madhesi Movement)。

尼泊爾北鄰西藏,南面印度,而德賴平原(Terai)就位於尼泊爾南部和印度北部邊境交界,相傳釋迦牟尼就是出身於當地的藍毗尼。尼泊爾是山脈國家,北部是喜瑪拉雅山脈,中部也是山區,而南部就是廣闊的德賴平原。全國有接近 3,000 萬人口,126 個種族,超過 123 種語言。18 世紀末尼泊爾王室鼓勵來自印度的移居者到當地開墾森林、發展農業,他們大多就在德賴平原落地山根,並稱當地為摩提舍(Madhesi)。

這些印度人後裔自稱為摩提舍人,大多信奉印度教,與印度北部的社群保有深厚的文化聯繫,另外也有部分人是穆斯林和佛教徒。現時,尼泊爾有近一半人口定居德賴平原,全國有 20% 人是摩提舍人。摩提舍人無論膚色和文化都與北方人不同,他們長期感到自己是外來人,到 2007 年仍有多達 40% 的摩提舍人沒有公民權,歷任政府均無視當地的教育和醫療建設,很多人每日生活水平在 1 美元以下。

50 年代時,摩提舍人甚至要護照才能到訪首都加德滿都,由那時開始,就有摩提舍人要求更大的自治權。1951 年拉納王朝倒台,尼泊爾過渡到多黨制,有摩提舍人成立「尼泊爾德賴大會」(Nepal Terai Congress),為當地爭取權益,包括解決公民身份問題和爭取印度語為官方語言。往後數十年,即使尼泊爾政府多次修改憲法,但都無法改善摩提舍人的地方。1996 年尼泊爾毛派起義,要求全面革新政治社會制度,很多摩提舍人亦參與其中。

到 2006 年,尼泊爾的主流政黨迫宮,終結王室政權,並與毛派談判,成功結束內戰。可是,2007 年新政府通過中期憲法,德賴平原的衝突反而更激烈,因為憲法沒有解決摩提舍人公民身份問題,而且人數佔多的摩提舍人,國會代表比例卻只有 15%。「摩提舍人民權利論壇」(Madhesi People’s Rights Forum)在 2007 年初發動示威,演變成衝突,三星期內有 19 人被軍警所殺。摩提舍人也武裝起來,德賴平原一帶多次有炸彈襲擊

2008 年,多個摩提舍政黨合組「摩提舍聯合民主陣線」(United Democratic Madhesi Front,UDMF)發揮更大影響力。另外,原屬尼泊爾毛派的武裝派系「德賴人民解放陣線」(Terai People’s Liberation Front)也活躍起來。政府在 2008 年 2 月底與 UDMF 達成協議,擴大摩提舍政黨在國會的比例。可是,2015 年政府的新憲法將全國分為 7 個省,摩提舍人不能獨立成邦,於是又爆發新一輪衝突,示威者堵塞尼泊爾與印度的邊境數個月,令國內鬧物資荒

今年 3 月 14 日,尼泊爾又發生炸彈襲擊,8 人受傷,德賴人民解放陣線(Janatantrik Terai Mukti Morcha)承認責任;有報道甚至指有人偷運鈾元素入尼泊爾,令人更擔心當地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