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成本失控,遙距配 AI 會是良方?

A+A-
去年 11 月,亞馬遜已經推出了其線上藥房服務。 圖片來源:Gabby Jones/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在美國,醫療保健成本已經失控。聯邦醫療護理和救助服務中心(CMS)預計,2021 年醫療照護支出將達 4.2 萬億美元,約佔本地生產總值 18%,並在 2025 年來到 5 萬億美元,多數成本則由僱主負擔。根據凱澤家族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調查,87% 主管表示,在未來 5 年至 10 年內,為員工支付的醫療保健費用將變得無法負擔。

但同時,新趨勢正在出現。AI 在大數據運算協助下,為新治療和保健計劃的發明開闢了大道。追蹤健康的設備變得更「智能」,應用也愈廣泛,可能會成為更多人的偏好。

大型科技公司正處於這趨勢的關鍵時刻。而亞馬遜不同之處在於,它推動的幾乎是個自成一體的醫療保健部門,它善用其基礎設施,特別是龐大的倉庫和運送服務,讓醫療服務變得和線上購物一樣。

侯斯頓衛理公會醫院醫療資訊主任 Nicholas Desai 描繪了高科技服務運作的願景:「亞馬遜的 Prime 服務可馬上送藥到你手上。語音助理 Alexa 可為你預約門診,你還能選用以視覺、口頭或數碼化的方式看醫生。」

時機確實理想。麥肯錫統計,今年 2 月,美國遠距醫療服務的使用量是疫情前的 38 倍,而允許線上進行的醫療服務規定也正鬆綁。「亞馬遜會讓整個醫療保健業都緊張起來。」Forrester 高級分析師 Arielle Trzcinski 說:「它能靈活滿足消費者需求,無論他們身在何處。」

為了尋找更多應用整合,9 月底,亞馬遜公佈了 10 間新創企業為第一批 AWS 醫療保健孵化器計劃成員。該計劃提供為期 4 週的密集課程,讓規模較小的醫療科技公司也能與 AWS 合作。

參加的公司中,有利用 AI 預測患者健康情況的 Pieces;藉聊天機械人來減輕醫院客服負擔的數碼助理 Gyant;而 Giblib 則為醫生提供媲美 Netflix 影片和虛擬實境的體驗。

亞馬遜可用自家倉庫、物流和雲端推動更廣泛、智能化的服務。但外界擔心,它的地位將更難動搖。

並非所有人都歡迎亞馬遜進入醫療保健領域,包含呼籲分拆該公司的參議員 Elizabeth Warren。「很多人擔心,亞馬遜的規模會大到甚麼程度。」哈佛商學院健康保健倡議主任 Robert Huckman 說。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亞馬遜可能藉著擁有自己的診所而成為保險公司。「如果亞馬遜能直接吸引患者,那他們將可以拿到病歷紀錄。」Huckman 表示:「監管機構會問的是,『我們願意讓這些零售和科技公司走到多遠?』」

對於第一線服務,亞馬遜需要說服消費者選擇線上,而不是他們信任的實體據點,尤其是很多消費者年紀比一般網絡平台客戶還大。

「我認為,與亞馬遜至今所嘗試的其他產品相比,這需要花上更長時間,競爭也更激烈。」穆迪分析師 Charlie O’Shea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