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菜價飆升,不少人改買外國蔬果。惟全球供應鏈混亂,英美超市亦見空架。部分網購用家更是困擾,非但訂的東西缺貨,還收到「無厘頭」的替代品,像是甜椒換成玫瑰、芝士通粉變了探熱針、喉糖改為快速檢測套裝,往往得物無所用。這類資源錯配或是人為,亦可能是演算法之過。
華盛頓的 Rhett Mitter 從連鎖超市 Whole Foods 訂購辣根,想要調製食蝦用的醬汁,卻因售罄而送來甜菜頭,他只能以此開玩笑;匹茲堡的 Brad Wyland 向同一集團訂了椰花菜來烤,店方發短訊來問能否改作新鮮紅莓,他一時沒看到,最終拒絕收下來到門前的紅莓。Wyland 批評:
以為會有某個地方某個人真的相信紅莓是椰菜花的絕佳替代品?這簡直就像『宋飛正傳』。
「華爾街日報」發現,每間公司應對的方針不一。Whole Foods 讓員工自行建議用何頂替;亞馬遜的替代政策規定,購物者會獲建議用類似商品或現有貨物取代,這涵蓋 Whole Foods Market 的貨品;而直接向亞馬遜購買雜貨的則預設替代喜好;Walmart 會利用演算法提供協助。
Annette Wilson 曾於 Walmart 網店訂購聖誕樹及佈置,取貨時卻發現所買的 50 個裝飾球,被換成兩包小松果;她最後成功退款並保留松果。Walmart 稱已建立一套替補演算法,「基於顧客的購物紀錄作出建議」,又稱顧客接受度逾 95%,但未有評論出錯原因,或是否供應鏈問題而要更頻繁作替代。
至於英國零售龍頭 Tesco,發言人表示商品替換旨在提供相等甚至更好的貨物。但諾森比亞大學研究員 Nick Pepper 訂購的園藝叉被換成幾支餐叉,只能退款收場。威爾斯的 Faye Royal 網購 1 英鎊的果汁飲品,因缺貨而獲補償 11 英鎊的白酒,但亦沒覺賺到了,因為果汁是為其年幼子女而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