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猴痘為何會離開非洲,在歐美各地廣泛傳播,科學界還未有定論,但俄羅斯控制的傳媒卻有驚人結論 —— 這是美國軍事生物實驗室的武器。美國智庫組織保衛民主基金會(FDD)媒體誠信顧問 Ivana Stradner 就在「外交政策」雜誌分析,普京已恢復舊冷戰的資訊戰,美方必須主動以宣傳反制。
克里姆林宮的資訊戰經驗相當豐富,擅長將不相關的事實重新組合,編寫成有誤導成分的敘事,近年就指控過 COVID-19 與美國生物實驗室有關。以猴痘爆發為例,在去年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由美國、中國等政府官員組成的專家小組,曾經假設 2022 年 5 月爆發猴痘疫情,並討論應對辦法,當時預計有 2.71 億人口死亡,結果猴痘果真在 2022 年 5 月爆發。
克里姆林宮利用這種巧合,指控猴痘是美國的陰謀。俄羅斯國防部輻射、化學及生物防禦部隊指揮 Igor Kirillov 暗示,猴痘可能來自美國資助的尼日利亞生物實驗室,傳媒更引述其說法,聲稱「烏克蘭的生物實驗室與五角大樓的播毒系統有關」,美國人員「倉促撤離」烏克蘭實驗室期間,可能使工人感染這種疾毒。這些說法背後沒有任何證據,卻是靠重組時序穿鑿附會,再被俄方傳媒廣泛引述。
這類有關病毒的陰謀論,其實早見於舊冷戰時代。惡名昭彰的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曾經發起「丹佛行動」(Operation Denver),指控美國政府製造愛滋病毒,甚至宣稱中情局(CIA)利用愛滋病毒專門殺害美國黑人和非洲人。這類假新聞成功滲透全球各地,特別在巴基斯坦、印度、非洲等地引起迴響,部分西方左翼刊物都無法免疫。後來 KGB 又散播謠言,指控美國與南非和以色列合作,開發殺害阿拉伯人和非洲人的「種族武器」。
普京政權正不間斷使用這套冷戰手段,把美國描繪成全球威脅。即使未有全球猴痘疫情,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 Vassily Nebenzia 已無根據地指控烏克蘭和美國密謀利用候鳥和蝙蝠散播病毒,又重用蘇聯的「種族武器」謠言,指責美國國防部收集俄羅斯人的基因數據,以開發「能夠針對不同人種的生物製劑」。
事實上,美國已經陸續恢復舊冷戰時期策略,把資訊戰納入國家安全戰略之中,增強揭露虛假訊息和發放資訊的能力。Stradner 認為,美國要瓦解假新聞攻勢,應當重用烏克蘭戰爭前夕的策略,即公開俄羅斯備戰情況與密謀的嫁禍行動,使烏克蘭得以提早防範。
在猴痘謠言上,文章建議美國把俄羅斯散播假資訊的情報公開,與國際傳媒分享,並利用自身的社交媒體優勢,主動揭發俄羅斯的資訊戰計劃,甚至利用俄方在戰場使用生化武器的真實證據,以反制俄羅斯的宣傳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