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是港媽:學習語言

A+A-
圖片來源:maroke/Shutterstock
文:LonKongMaMa

大學時讀語言學曾接觸一個概念,就是美國心理學家 Eric Heinz Lenneberg 在 1967 年,提出的「關鍵期假說」(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人類在幼兒至青少年期間,即學習語言的關鍵期,會更容易受到語言環境的影響,可以更有效地完全學懂語言,達至母語水平。錯過這個關鍵期,學習語言就會相對困難。雖然 Lenneberg 的假說主要用來解釋學習母語,但很多人都借用此說來研究學習第二、第三語言。這假說受到不少批評和質疑,當中的評論主要針對錯過關鍵期的部分。有些成人不但可以學懂第二、第三語言,而且能純熟地運用,不比關鍵期的學習差。自身經歷讓我對假說的第一部分給予肯定,小時候在適合的語言環境中生活,對學習語言確實有深遠的影響。好好掌握小朋友學習語言的關鍵期是一個重要的抉擇。

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6 歲時,隨家人到加拿大生活 2 年。那 2 年學了甚麼?除了玩和幾個法文字外,我甚麼都記不起。2 年的英語環境對一個小朋友來說有甚麼影響?我得到了不知從哪裡來,講英文的自信和與母語相近的口音。回港後,比我年長 4 年的表姐拿了她的英文書叫我讀出來,她很驚訝,即使我不認識那些字,但我仍可以琅琅上口。回港後的第一堂英文課,老師一聽我的口音,就選了我這個插班生當英文科長。短短 2 年的英語環境,其實不只影響我往後幾年的校園生活,英文說得流利對求學、求職和升職都有優勢,也同時給我很多不同的機會。

學習語言的動力和興趣亦相當重要,特別是對學習第二、第三語言。我曾在專上學院教學生英文。由於英文只是必修的副科而非主修科,大部分學生都不重視英文或對英文沒有興趣。第一堂,我都會習慣測試同學的英語能力,能力較好的同學佔班中的 5 至 8%,包括從英文中學升上來的學生。我發現有些學生是因為某些誘因而需要用英文,所以能力會比其他同學好。有個男學生喜歡看 NBA 球賽,也認為要聽英文旁述才夠原汁原味,所以他的英文口語流利而且認識的生字都比其他同學多。當中也有學生因為兼職的需要,而努力追上英文的程度。因此,就算從前是接受相近的教育,關鍵期過後,這群學生因為有動力和興趣,英語能力會比其他同學好。

倘若小朋友對語言學習有興趣,家長不妨讓他們學習第三種語言。趁他們還在關鍵期內,能學好語言,達至母語水平的機會較高。即使過了關鍵期,仍可以學習其他語言,只是不奢求口音一定能達到母語水平。學海無涯,只要抱著學語言的初衷和恆心,一定能學好第二、第三語言。

LonKongMaMa
筆者曾在專上院校任職英語講師,移居英國後,當了全職媽媽。喜愛寫作、分享生活的點滴和畫和諧粉彩。能在處理家務的同時,擠出作文和畫畫的時間,完成一篇滿意的作品就是一天最滿足的事。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筆者都不再是在香港的媽媽,也不願成為怪獸家長,所以以「筆是港媽」為專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