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以謙:油價低迷 產油國財窮民困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自 2014 年開始,石油價格不斷下跌,中東產油國家財政困難,嚴重波及國民生活。4 月 17 日,海灣產油國石油部長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開會,商討凍結石油增產。眼見油價低迷已呈現長期化,各油國紛紛實施財政改革,削減社會福利,大幅加稅,企業大批裁員,原本依靠石油出口財政富裕的產油國開始過苦日子了。

圖片來源:路透社
沙特石油部長納伊米(Ali Al-Naimi)出席產油國多哈凍產會議 圖片來源:路透社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去年中東產油國因油價低跌受到的損失達 3,900 億美元,預定今年損失將達 5,400 億美元。由於伊朗不承諾石油減產,沙特自然也不減產,各油國只得自行其是,今後國際油市更趨動盪混亂。

去年沙特的財政收入 72% 依靠石油,赤字達 900 億美元,相當於本國 GDP 15%。最近沙特向國際伸手借款 100 億美元,用本國石油儲備作抵押。這是沙特自 1991 年以來首次要求國際融資,可見其經濟拮据之一斑。政府已將民用油價提升 50%,民間傳來一片不滿之聲。不僅於此,沙特還凖備將其全球最大的國有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發行新股上市集資,同時在檢討實施徴收消費稅。

海灣六個產油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曼、阿聯酋、科威特和巴林,無一不為油價低迷而煩惱。卡塔爾政府今年一月將國內油價提高三成,每公升 1.3 里約爾(約 0.6 美元)。政府今年度財政預算預計赤字 465 億里約爾(約合 145 億美元),是 15 年來首次出現財政逆差。為節約開支,政府削減民用石油補助金,電氣、水費、郵政全面加價。

而 2022 年卡塔爾要主辦世界杯足球賽,本應去年中動工、由國際機場通向新開發場地的大橋和隧道,因缺乏資金,迄今仍在凍結狀態。有「中東 CNN」之稱的卡塔爾國家電視台,最近一舉裁掉 500 名員工,四月再關閉其美國電視分台,停止當地電視廣播。據當地媒體說,卡塔爾國營石油公司去年已裁掉 3,000 名員工。

另一海灣油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全部取消民用石油補助費,並定於2018 年開徴法人稅。阿曼增徴石油稅 23%,明年再開徴消費稅。科威特內閣會議今年三月通過徴收 10% 法人稅,並檢討機場和港口民營化。巴林國內油價上漲了 50%。

其他產油國如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已向 IMF 求助給予融資。非洲最大國尼日利亞和美洲委內瑞拉都因油價不斷下跌,財政拮据經濟瀕於破產,已向國際請求援助。但 IMF 的錢不是那麼容易到手的,須要符合其嚴格條件。4 月 14 日,IMF 專務理事拉卡德就說:「尼日利亞的經濟須要多角化改革,可得到國際融資。」按照 IMF 制訂的可避免財政赤字的「財政均衡價格」,沙特油價須維持每桶約 96 美元,卡塔爾約 58 美元,科威特 52 美元,方可不會出現財赤。

至於另一世界油氣大國俄羅斯,受油價下跌影響,加上歐美日本的經濟制裁,其窘狀舉世皆知,不得不設法減少石油出口依賴,轉而擴大武器、核電站輸出和開放西北利亞地區,設諸多優惠條件歡迎外來投資。

面對美國已成為石油出口大國,現在連沙特也深感今後不可依靠單一石油經濟,必須多方改革。國際油氣市場大勢已變,產油國今後的日子恐怕是愈來愈不好過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