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左翼哲學家怎樣看?(Judith Butler 篇)

A+A-
美國哲學家巴特勒認為,面對杜林普政權,左派政黨要由零開始,群眾運動需要壯大。
美國哲學家巴特勒認為,面對杜林普政權,左派政黨要由零開始,群眾運動需要壯大。

杜林普當選翌日,美國哲學家、女性主義學者巴特勒(Judith Butler)發表公開聲明,對結果表達震驚之外,亦就多項議題提出不少疑問。她認為,杜林普之所以獲群眾保送入白宮,在於成功煽動各種憤怒:經濟不滿固然是一大助力,但種族、移民、性別歧視一樣扮演了助選角色,杜林普的恣意言論,等於背書(license)了一般人的憤怒;而民主黨放棄桑德斯的憤怒基調,希拉莉的建制形象更是趕客。面對敗選,左派政黨應開始思考如何掌握民眾運動的潮流。

大選過後,桑德斯在紐約時報撰文,表示對結果並不意外。他解釋,政經體制一心服務資產階層,漠視工人階級利益,引來反撲,基層最終投下了抗議票。巴特勒在訪問中指出,桑德斯與杜林普兩人除了民望高企,而且同樣憤怒,只是前者針對社會不公,後者則釋放了各種仇恨,由經濟、移民、種族到性別,「駭人言行」藉杜林普進駐公共層面,獲得跨階級的認同。她認為桑德斯提出左翼經濟分析,希望說服民眾投入「民主社會主義」,但經濟層面未必是各種憤恨的根源,不少仇恨言論確實針對種族、性別與移民:杜林普當選之日,就有支持者在大街吶喊:”We hate Muslims, we hate blacks, we want to take our country back.”

巴特勒認為,希拉莉未能吸納桑德斯的憤怒選民,是其敗因之一。 圖片來源:路透社
巴特勒認為,希拉莉未能吸納桑德斯的憤怒選民,是其敗因之一。 圖片來源:路透社

相反,希拉莉團隊則強調「愛」,指責杜林普充滿仇恨。雖然巴特勒支持希拉莉一方,但也表示希拉莉的建制形象無助其吸納憤怒的群眾,有一成桑德斯的支持者更轉投杜林普。巴特勒認為,民怨由 2011 年佔領華爾街運動起持續發酵,貧富懸殊議題已然進駐政經議程,民主黨本屆大選卻未能收割民憤,結果助長了杜林普的政治優勢,釀成悲劇。

不過,巴特勒對大選結果仍然驚訝,始終公開歧視並非共和黨的主流做法,例如卡西奇(John Kasich)和自由意志主義共和黨人(Libertarian Republican)就與茶黨(Tea Party)差別甚大;而本屆大選傾向打候選人牌多於政黨政治,譬如若由盧比奧出選,共和黨大概不能贏得搖擺賓州。或者正如齊澤克的反諷:杜林普「單人匹馬摧毀了共和黨」。

巴特勒對美國的民主現況亦提出了批評:一是選舉人團制度(Electoral College)容許「贏普選票照輸選舉」的「荒謬情況」發生,不過對於有超過 400 萬人請願立即廢除選舉人團制度,巴特勒對此甚有保留,認為方案應經深思熟慮並正式提出,才能切合美國的需求;二是低投票率,今屆美國大選僅有一半合資格選民投票,有 1 億多人並無參與民主,即是說杜林普其實只得 25% 民意授權,卻被賦予極大權力,民主程度極待檢討

巴特勒指,高等教育如能更加普及,選民或會作出不一樣的抉擇。 圖片來源:路透社
巴特勒指,高等教育如能更加普及,選民或會作出不一樣的抉擇。 圖片來源:路透社

全球掀起右翼派潮,左翼如何應對?巴特勒指,議會政治不可或缺,但群眾運動可能更有必要。人民運動往往限於種族、移民等議題,左派政黨應該汲取桑德斯的教訓,帶動經濟議題並爭取人民支持。唯有壯大群眾運動,才能打破政治常軌。「民主黨要由零開始,從群眾運動出發。」巴特勒甚至暗示紐約時報是時候摒棄「理性建制」路線。

另外一種做法,就是普及高等教育。巴特勒不無抱歉地指出,杜林普的支持者不少屬於低教育程度,若能減免大學學費,提升普及程度,選民大概能夠作出更理智的抉擇。桑德斯與希拉莉的政綱都有提出減免乃至豁免大學學費,不過,杜林普已任命億萬富翁 Betsy DeVos 為準教育部長,表示政策重點將放在學券制而非大學教育,而她曾經被指「分化」教育界,對高等教育亦毫無經驗,相信前景並不樂觀。

近日杜林普大學(Trump University)以 2,500 萬美元擺平欺詐訴訟,可能部分人真的要親身體驗受騙,才會學懂慎思明辨。可憐現在全美人民都被自動註冊,準備上四年制杜林普大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