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nrich Böll:對抗時代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家

A+A-
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日前慶祝這位德國作家誕辰 100 週年。 圖片來源:Heinrich-Böll-Stiftung/Flickr

「我想為被殺的人唱一首歌。」一語道盡 Heinrich Böll 這個被譽為「國家良心」(Gewissen der Nation)的德國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的寫作初衷。經歷一戰與二戰,見證國家從戰敗到乘納粹崛起而復興,以至再次戰敗瓦礫滿城。他的作品充滿對戰禍的反思和反抗國家組織的叛逆思想,成為德國廢墟文學代表作家。

矛盾的混合體

時年 64 歲的 Böll。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今年迎來誕辰 100 週年的 Böll,似乎註定與他的時代格格不入。他在 1917 年生於科隆一個反納粹的天主教家庭,作為一個德國人,他在希特拉青年團風行的 1930 年代拒絕入團,直到二戰號角響起才被徵召入伍。一位被時代的不可抗力與難以承受的罪惡感折磨的前戰俘,他歸國後投身作家行列,探討生於亂世如何自處,筆下主角多為反國家建制的固執人物,又一一記錄德國人幾欲忘記的二戰、納粹與大屠殺的共業和隨之以來的愧疚,早期作品「天使沉默了」更因對戰禍描寫過度露骨而被婉拒出版,死後才被後人從遺產中翻出重新出版。作為教徒,他雖篤信天主,卻又對教會諸多不滿,尤其看不過眼教廷與納粹簽訂「帝國協定」, 1963 年他出版「小丑之見」,批判宗教倫理和道德,引起教會論戰,最終脫離教會收場,遺下「我不會放棄信仰」之諾。

因其與保守派對立的立場,加之特立獨行,Böll 在故里一直不甚受歡迎,國內外獎項卻愈拿愈多,甚至在 1972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彼時瑞典學院發表的聲明這樣寫:「這些年德國經歷如此窮困的日子,竟然還能孕育出一個作家世代,足以肩負為自身以至整個國家探尋精神生活的重責,實是一個不小的德國奇跡。」

他一生追求和平與自由,歷經戰亂與顛簸,中年始獲國際認同,然而升格文壇巨擘後也不曾遠離初衷。1971 年成為國際筆會主席,乘身份之便,接濟被迫害的落難東歐作家,包括後來獲諾具爾文學獎卻一度無法出國領獎的蘇聯異見作家 Aleksandr Solzhenitsyn。他親近群眾不論貧富,據說晚年住院時,曾被護士抱怨他太多「低級」朋友造訪。

與愛爾蘭的牽絆

難忍國內伴隨經濟奇跡而愈發瘋狂的消費文化,Böll 每年均有 4 個月時間與家人出走愛爾蘭避世,從他的遊記「愛爾蘭日記」中可知他與這個小地方的關係千絲萬縷:「這裡的社會秩序與歐洲截然不同,貧窮非但不是恥辱,實際上在這裡,它既非榮耀也非恥辱。」他筆下的愛爾蘭如此可愛,甚至吸引大量遊客慕名而來,造就此地勃發的旅遊業,原本寧靜的小島熱鬧世俗到連 Böll 本人都不願再踏足。

愛爾蘭的阿基爾島沙灘上寫有「Böll 100」字樣。 圖片來源:Heinrich-Böll-Stiftung/Flickr

不過他在愛爾蘭的小屋並未就此丟空,而是成為作家的避風塘,由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和愛爾蘭藝術委員會等機構合作負責,招待並資助有需要的作家。其子 René Böll 指:「愛爾蘭人每年會搞一次 Böll 週,很多海外作家聚首,舉辦閱讀會、音樂會、指導考古旅遊。對我來說,它就像我的家。」

作為一個影響力澤被遐邇的作家 —— 大概也因見證過自己導致的愛爾蘭人潮,以及假新聞風波 —— Heinrich Böll 深明語言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威力:「語言確實可以殺人,而殺人與否,關鍵在於良心,在於人們是否把語言引導到可以殺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