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改元,從平成過渡到令和,國內外都投放了極大的注意力。日本人會注意是理所當然的,始終日期的寫法是改變了。而日本作為世界上唯一仍保留年號的國家,外界對其充滿了好奇,香港甚至有人舉辦改元旅行團。但實質上有甚麼改變?事實上,從一般人生活的角度而言,是沒有的。試問你在踏入 2019 年之際,又自覺有甚麼變化?新一年到來,喜慶辦過,然後也是照樣上班上學。實質上最大的影響、或者應該說是得益是黃金週十連休,但服務業的員工照樣仍要上班。
改元前後的日本,感覺上就是過多一次新年。無論任何時間打開新聞 App 都在報道改元,基本上除了改元與天皇更替外,就沒有其他新聞。另外就是和過新年一樣,都是極度資本化。5 月 1 日前,商店出現大量的「平成最後的 XX」,過後就是換成大量的「令和最初的 XX」。任何東西只要印上「令和」二字就可以推出,無論是曲奇、魚板抑或廁紙。
改元相比於新年,最大的分別是充滿了政治色彩。雖然現代日本是君主立憲,理論上王室與政制司法沾不上邊。但元號這種一王一代的標籤,本身已經非常具政治性,於是天皇更替、乃至元號選定與公佈,都處於一種非常微妙的平衡中。
一方面元號是代表天皇權力的時代記號,但選定元號的委員會卻由政府籌辦,退位與即位的天皇無決定權。天皇在二戰後被重新定義為「人」,但至今連個戶籍都沒有,在實際操在上就不是一個「正常人」。代表王權神器的宗教法器「三神器」,在王位交替時傳授給下一任天皇,但繼續財產不需要付稅,原因是皇室有豁免。
日本二戰後曾經出現過「應否保留元號」的爭論,但最後在右翼政黨的決定下,日本成為世界上唯一使用元號的國家。結果是,到今天仍持續有大大小小的示威與訴訟,反對保留元號與天皇。剛剛改元的日子裡,新宿也出現了反對天皇團體與右翼團體的衝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年 11 月的大嘗祭,一直都由公帑支付,費用高達 20 多億日元。去年年尾,有人入稟法庭反對,認為無論大嘗祭、抑或有關天皇的禮儀都是違憲。這已經不是第一次,1995 年大阪法庭的判案中,雖然主控敗訴,但法庭仍留下「無法完全否定違憲的可能性」的判詞。
明仁天皇曾經說,他一直都在尋找象徵天皇的生存之道。算不算成功,筆者自問沒有能力下評論,但爭議到今天仍未止息,這一點是肯定的。